- 常识判断
- 共1676题
对“对汉字发展的历史认识直到近代都未能超出东汉许慎所达到的水平”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代以后汉字研究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B.现在对汉字的研究还没有超出许慎的水平
C.现在中国古文字学作为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逐步形成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D.许慎对汉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B项应该是“近代”而不是“现在”。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B.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C.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D.建立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试述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
正确答案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为了争得民族独立、自身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富裕,进行过长期的英勇顽强的奋斗。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中国更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1)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3)实行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总之,这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指的是( )。
A.鸦片战争爆发
B.洋务运动使中国走向近代化
C.五四运动爆发
D.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三次巨变:一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专制制度;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故选D。
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______、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______;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漠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渗透 排挤
B.结合 无视
C.渗透 轻视
D.结合 限制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分析题干句子,“越走越远”与“冲突”照应,“共同反思”与“消解”照应,那么第一个词应该与上文中的“融合”照应,“渗透”明显更合适,排除B、D两项;第二个词应与“强调”相对比,“轻视”则刚好与其意思相反,置于句中最恰当。故选C。
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引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以下简称《袁记约法》)的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临时约法》采用了责任内阁制,《袁记约法》采用的是总统制
B.《临时约法》中的立法机关是参议院,《袁记约法》中的立法机关是立法院
C.《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袁记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正式颁行的宪法
D.《临时约法》体现了真正的民主原则,《袁记约法》企图用漂亮的词藻和虚伪的民主形式来掩盖军阀专制的本质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临时约法》和《袁记约法》是我国近代史上两部前后相继的宪法性文件。对于C项,中国近代史上首部正式颁行的宪法是《中华民国宪法》,即“贿选宪法”,而非《袁记约法》。《袁记约法》是彻底否定了《临时约法》确立的民主共和制度,代之以军阀独裁。
下列有关中国近代警察的建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近代警察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的产物
B.“湖南保卫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
C.“巡警部”是清政府的中央警察机关,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
D.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试述“唐宋变革”论,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
(一)“唐宋变革”论的内容 “唐宋变革”论由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于1910年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提出。内藤湖南把中国历史的时代划分为上古(至后汉中叶)、中世(从五胡十六国至唐中叶)、近世(前期:宋元;后期:明清)。在此基础上,内藤湖南认为,“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中世与近世的差异体现在:(1)从政治上讲,是贵族政治的衰落,君主独裁政治的兴起。(2)人民的地位也有了显著的变化。(3)君主与人民之间的阶层――官吏,其录用法也改革成为科举制。亦即选用官吏的方法,由从贵族阶级中推举变为科举考试录用。 (二)认识与评价 (1)从范式的角度而言,日本学术界的“唐宋变革”论经过几代人的建构,有较为严格的分期标准、变革范围、变革时期、变革走向和影响,从而形成对唐宋以后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基本估价的理论体系,亦即一种特定的史观。 (2)日本学术界的宋代近世说,是站在世界史的范围,认为中国的宋元时期与西亚、南亚、东亚及欧洲的近世化过程相同步,或者说是世界近代化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3)日本学术界的“唐宋变革”论从假说到形成理论体系的模式,无疑对认识中国唐宋以后历史发展脉络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但必须强调它只是一种理论,或是一种观察视角,或是一种方法,或者是一家之言,并不具有普世或“四海之内皆准”的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B.为保持北京的古都风貌,在北京市旧城区改造中,新的建筑应以故宫和皇城为中心向外分七个层次逐步提高。
C.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举世瞩目的成就。
正确答案
D
解析
A介词“对于”使用位置不当,应为“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比较熟悉的……”。B主谓搭配不当,应在“建筑”之后加“的高度”。C“第一部”与“处女作”语意重复。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特别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毅然决然地都要集中余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编《明史》.《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志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神圣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由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间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史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由此可见史学是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明清间一大群史学家私著《明史》,表现出他们尊重历史事实,对文字狱无所畏惧的可贵精神和品格
B.《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迁是个大智大勇者,敢于记述当代史实
C.一个编史者,只要既有才智识见,又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就可成为一代伟大的史学家
D.隔代编修或者出于官修的史书,往往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看史书应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多方参照和论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有才智识见”和“有编修近现代史的经历”,还不能成为一代伟大的史学家,如官修《清史稿》的遗老们就非伟大的史学家.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地主阶级洋务振提出的救国思想有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君民共治
D.自强求富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析] 在近代中国,地主阶级分为改革派和洋务派两个派别,他们所提出的救国思想各不相同:地主阶级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兴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主张。因此,正确选项为BD。
下列国家建立近代警察制度的时间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英 ②美 ③法 ④中
A.③①④②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保安官制度,即实行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警察制度。1829年英国通过了《警察法》,建立了首都伦敦警察厅。此后美国仿效英国,日本仿效法国建立了近代警察制度。1905年,清政府在北平建立的“巡警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
《临时约法》的内容包括:( )
A.确立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
B.规定国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C.规定国家的土地政策
D.规定中华民国的疆域范围
正确答案
A,B
解析
《临时约法》是南京临时政府于 1912年3月11日公布,是近代中国宪政史上真正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律文献。主要内容有:确立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规定国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请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实际,论述中国革命道路的基本依据及其历史启示。
正确答案
(1)近代中国的国情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提供了可能性。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统治阶级内部的长期分裂与战争;经过大革命影响的地方,具有建立红色政权的群众基础;引起中国革命的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并日益激化;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根据马克思主义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明确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内部没有民主制度,革命只能以武装形式为主要形式;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常强大并长期占据着城市。因此,中共必须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成功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的提出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解析
[解析] 中国革命道路的依据必须从近代中国的国情入手才能得出正确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材料2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材料3
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路径和选择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康有为“向西方寻找真理”主要是主张向日本学习,采用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主要是主张学习英美的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走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