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识判断
- 共1676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这种地位是由( )
A.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
B.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决定的
C.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
D.党的纲领和章程决定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和中国人民长期选择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也是由它的性质、宗旨以及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所决定的。但最根本的,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
我们虽然不难从中国的政治文化中找到“引咎辞职”的历史渊源,但目前我们实行的引咎辞职主要还是受到现代西方政治文明影响的结果。
这段文字表明( )
A.中国政治文化中很早就存在“引咎辞职”
B.中西的“引咎辞职”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C.目前我―国的“引咎辞职”与古代完全不同
D.中国的政治受到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影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大总统任期十年,得连任”的法律文件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B.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D.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点] 中国近代总统制。
“天坛宪草”的立法精神秉承于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C.《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D.《中华民国I临时约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议通过的关于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具有根本法性质的文件,它虽然是一部政府组织法,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因为它确定了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虽然在形式上并不十分完备,但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共和政体,宣告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灭亡,因而具有进步意义,并成为以后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础。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宪政史上真正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分七章56条,它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不同在于:将总统共和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削弱了总统权力,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增强了治衡力量,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程序,加强了对总统的监督和防范。《天坛宪草》秉承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立法精神。“天坛宪草”又称《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是北洋政府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于1913年11月31日由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三读通过。由于该委员会主要是在北京天坛祈年殿进行起草活动,故称这部宪法草案为“天坛宪草”。共11章113条。这部宪草采用了资产阶级的宪法的形式和原则,肯定了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于该宪草束缚了袁世凯的权力,他下令解散国会,“天坛宪草”未及公布就成了废纸。1914年袁世凯炮制了《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违背了《临时约法》、《天坛宪草》立法精神。至于《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是清朝政府于武昌起义爆发以后抛出的应付时局的宪法文件,1911年11月3日由清政府公布。清政府在拟定《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时,相对缩小了皇帝的权利,扩大了议会及政府总理的职权。从制定背景和实际内容来看,它是清政府在崩溃前夕抛出的“急就章”,也是清政府立宪政治骗局的最后的一幕。
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B.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D.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A、C不全面,D不正确,B是正确答案。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
B.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C.进行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D.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A.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B.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C.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
D.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有关中国近代警察的建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中国的近代警察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的产物
B.“湖南保卫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
C.“巡警部”是清政府的中央警察机关,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
D.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材料2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材料3
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试述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
正确答案
旧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 均地权”。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围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特别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毅然决然地都要集中余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著《明史》。《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志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神圣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由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间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史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由此可见史学是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依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史学的主要任务是记述近现代事实,但历代史学家却都是“信而好古”者
B.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了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的反常怪现象
C.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万斯同、全祖望等人是大智大勇、不畏牺牲的伟大历史学家,他们著的《明史》是一部堪与《史记》相媲美的史书
D.《清史稿》虽然是一部近代史,但并不具备真正的史学精神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A项“都是”过于绝对化,至少司马迁和《明史》的著作者不是。B项还有一个原因造成这种怪现象,那就是: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C项原文只是就敢于记述近代史方面将《明史》与《史记》作了类比,但这并不代表《明史》各方面都可与《史记》等量齐观。D项正确。
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 )。
A.城市历史演变、建制沿革、城址兴废变迁
B.城市现存地上地下文物古迹、历史街区、风景名胜、古树名木、革命纪念地、近现代代表性建筑以及有历史价值的水系、地貌遗迹等
C.城市特有的传统文物、手工艺、传统产业及民俗精华
D.现有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遭受破坏威胁的状况
E.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概述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E项为规划文本的内容。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什么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正确答案
1953年中共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线路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这是因为:
(1)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中国近代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国家的工业化,中华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装备农业和国民经济各个部分,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才能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建立强大的国防。
(2)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既定的奋斗目标,要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必然要对非资本主义成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和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这样,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同国家的经济政策、同国营经济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因此,党和政府采取了一切必要的措施和政策,如调整和改组工商业、进行“五反”运动、工人监督生产、粮棉统购统销等,就必然把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我国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获得了土地,但生产力水平低下,不能适应工业化对农业的要求,为了避免重新两极分化,为了兴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为了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新技术,发展生产,个体农民,尤其是贫下中农,确实有着走互相合作道路的要求。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要日益扩大,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日益增强,也是促进个体农业向合作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动力。这样,将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就成为历史的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对外贸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关于对外贸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封闭状态,进出口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B.我国从小额逆差转变为巨额顺差,从外汇极度短缺发展成为外汇储备全球第一
C.2005年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2008年已接近3000亿美元
D.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方式已经根本扭转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封闭状态,进出口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A项正确。改革开放后.我国从小额逆差转变为巨额顺差,从外汇极度短缺发展成为外汇储备全球第一,B项正确。1995年我国贸易顺差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2005年一举突破1000亿美元,2007年突破2000亿美元,2008年接近3000亿美元,C项正确。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论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五四运动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宗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1)五四运动为实现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运动目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表现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精神。 (2)五四运动既是一次爱国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文化运动、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产生了一批赞成十月革命、具有进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并对运动起了思想上政治上的指导作用。 (3)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历史典籍中的“宪法”特指根本法
B.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泛指典章制度,是“法律的法律”
C.古代意义上的“宪法”与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没有本质区别
D.近代意义上的“宪法”不仅是法的表现形式,而且是一国法律体系的核心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含义。“宪”、“宪令”、“宪法”等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法”同义,与现代“宪法”一词含义不同。近代意义上的宪法规定了政府的权力和职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在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中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古罗马帝国用它来表示帝王的“诏令”、“谕旨”,以区别于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欧洲“封建”时代用它表示在日常立法中对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的确认,含有组织法的意思。因而选项ABC都是错误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