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计算概述
- 共856题
某企业2009年通过政府向灾区捐赠自产货物一批,成本80万元,同类产品售价100万元,增值税税率17%,企业当年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利润是5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所得税税率25%,企业当年应缴纳的所得税是( )万元。
A.125
B.134.25
C.139.25
D.145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产品肯有5个功能领域F1、F2、F3、F4、F5,其一对一强制评分后的修正得分,各功能的现实成本如下表所示。 注:计算过程中保留三位小数。 根据题意,回答案下列问题: 若整体的目标成本为8800元,则F4的功能目标成本是()元。
A.2560
B.2680
C.2760
D.293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企业自产自用的应税产品计算出的应交资源税,应计入( )。
A.营业外支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营业税金及附加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析] 对外销售的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应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科目;自产自用的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应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科目。
甲企业只生产A产品,2012年计划成本和2012年12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如下表所示: 甲公司实行计时工资制度。A产品每台所耗工时数的每小时工资成本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所示: 要求:
计算材料消耗量变动、材料价格变动对直接材料成本的影响,计算两种因素影响的总额。
正确答案
材料消耗数量变动的影响=(170-200)×33.5=-1005(元)
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170×(40-33.5)=1105(元)
两因素影响程度合计=-1005+1105=1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制造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2007年1月份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产品名称 产量(件) 单位产品机器小时 直接材料单位成本 直接人工单位成本
甲 100 2 50 40
乙 200 4 80 30
(2)该厂每月制造费用总额为50 000元,与制造费用相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作业名称 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元) 甲耗用作业量 乙耗用作业量
质量检验 检验次数 4 000 5 15
订单处理 生产订单份数 4 000 30 10
机器运行 机器小时数 40 000 200 800
设备调整准备 调整准备次数 2 000 6 4
要求:
(1)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以机器小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3)假设决策者计划让单位售价高于单位成本10元,根据第(2)问的结果确定甲和乙的销售单价,试分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
(1)质量检验的成本动因分配率=4 000/(5+15)=200(元/次)
订单处理的成本动因分配率=4 000/(10+30)=100(元/份)
机器运行的成本动因分配率=40 000/(200+800)=40(元/小时)
调整准备的成本动因分配率=2000/ (6+4)=200(元/次)
甲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
200×5+100×30+40×200+200×6=13 200(元)
单位作业成本:13 200/100=132(元/件)
单位成本:50+40+132=222(元/件)
乙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
200×15+100×10+40×800+200×4=36 800(元)
单位作业成本:36 800/200=184(元/件)
单位成本:80+30+184=294(元/件)
(2)制造费用分配率:50 000/(200+800)=50(元/小时)
甲产品分配成本:50×200=10 000(元)
单位制造费用:10 000/100=100(元/件)
单位成本:50+40+100=190(元/件)
乙产品分配成本:50×800=40 000(元)
单位制造费用:40 000/200=200(元/件)
单位成本:80+30+200=310(元/件)
(3)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改变了以生产工时或人工成本等单一分配基础进行间接成本分配的做法,根据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作业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作业为分配基础。这种方法,进一步强调因果关系原则,划小了成本分析范围,增加了分配率的数量,可以较好地解决成本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提供符合实际的成本信息,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在产销决策与价格决策中的有用性,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
以本题为例:甲产品的真实单位成本应该是222元,而决策者制定的单位售价为200元,如果与传统的单位成本比较,好像是有利可图,结果实际上是在畅销的同时,每销售一件产品,就要亏损22元,如果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则会避免这个决策失误;对于乙产品而言,真实单位成本应该是294元,显然320元的定价偏高,会对销量产生负面影响,给企业造成损失。而如果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把单位售价降低一些,则会避免这个损失的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