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二)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8年度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1)10月5日,购入A原材料一批,支付价款702万元(含增值税),另支付运输费、保险费20万元。A原材料专门用于为乙公司制造B产品,无法以其他原材料替代。(2)12月1日,开始为乙公司专门制造一台B产品,至12月31日,B产品尚未制造完成,共计发生直接人工82万元;领用所购A原材料的60%和其他材料60万元;发生制造费用120万元。在B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生其他材料非正常损耗20万元。甲公司采用品种法计算B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于发出B产品时确认产品销售收入。(3)12月12日,接受丙公司的来料加工业务,来料加工原材料的公允价值为400万元。至12月31日,来料加工业务尚未完成,共计领用来料加工原材料的40%,实际发生加工成本340万元。假定甲公司在完成来料加工业务时确认加工收入并结转加工成本。(4)12月15日,采用自行提货的方式向丁公司销售C产品一批,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下同)为200万元,成本为160万元。同日,甲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向丁公司收取货款。至12月31日,丁公司尚未提货。(5)12月20日,发出D产品一批,委托戊公司以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该批产品的成本为600万元。戊公司按照D产品销售价格的5%收取代销手续费,并在应付甲公司的款项中扣除。12月31日,收到戊公司的代销清单,代销清单载明戊公司已销售上述委托代销D产品的20%,销售价格为250万元。甲公司尚未收到上述款项。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4题至第6题。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资产账面价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B在产品的账面价值为634万元
B.A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240万元
C.委托代销D产品的账面价值为480万元
D.应收戊公司账款的账面价值为280万元
E.来料加工业务形成存货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

正确答案

C,D

解析

【答案】CD【解析】B在产品的账面价值=620×60%+82+60+120-20=614(万元),A选项不正确;A材料的账面价值=620×40%=248万元,B选项不正确;E选项,领用的来料加工原材料160万元(400×40%)不计入甲公司的存货成本。选项C,委托代销D产品的账面价值=600×80%=480万元,正确;选项D,应收戊公司账款的账面价值=250×1.17-250×5%=280万元,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在对M公司累计折旧进行审计时,A注册会计师拟结合固定资产项目的审计进行分析性复核,以下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

A.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与固定资产总成本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旨在发现本期计提折旧额计算上的错误
B.计算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总成本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旨在发现累计折旧核算上的误差
C.计算折旧费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并与上年度进行比较,旨在发现成本计算上的错误
D.计算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可以评估固定资产的老化率及分析减值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计算折旧费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并与上年度进行比较,可能会发现是否新近增加了设备,使产量变化从而影响单位产品中的折旧费用。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反映的内容的是______

A.本年计划总成本
B.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产品生产成本
C.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产品生产成本
D.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公司2012年7月发生以下业务:
(1)出租房屋取得租金收入10万元;
(2)派本单位员工赴境外为境外企业提供劳务服务,取得收入15万元;
(3)将自产成本为30万元、市价为45万元的商品投资入股某贸易公司,评估价为40万元;
(4)将一套空置厂房无偿赠送给关系单位,已知其建筑成本为120万元,按同类产品计算的市场价值为150万元;
(5)销售外购办公楼一幢,取得收入200万元,购置原价为10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境外提供劳务服务取得收入应纳营业税______万元。

A.0
B.0.5
C.0.8
D.0.3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境内单位派出本单位的员工赴境外,为境外企业提供劳务服务,不属于在境内提供应税劳务。对境内企业外派本单位员工赴境外从事劳务活动取得的各项收入,不征收营业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长城公司生产甲产品需要经过三道工序才能完工,2011年2月份发生的相关成本资料
如下:
(1)甲产品2011年2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为10000元,直接人工为1000元,制造费用为5000元。
(2)甲产品2011年2月份发生直接材料费用为5000元,直接人工为2000元,制造费用为10000元。
(3)该产品2月份完工150件。
(4)各工序在产品的数量和完工率如下:第一道工序的在产品为50件,完工程度为30%。第二道工序的在产品为50件,完工程度为50%。第三道工序的在产品为100件,完工程度为80%。
(5)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该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其中。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
(1)计算约当产量;
(2)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3)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4)分配直接制造费用;
(5)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正确答案

(1)计算约当产量
第一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50×30%=15(件)
第二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50×50%=25(件)
第三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100×80%=80(件)
在产品约当产量合计一15+25+80―120(件)
(2)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5000)÷(150+200)≈42.86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150×42.86=6429(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15000-6429=8571(元)
(3)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直接人工分配率=(1000+2000)÷(120+150)≈11.11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150×11.11=1666.5(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3000-1666.5-1333.5(元)
(4)分配直接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5000+10000)÷(120+150)≈55.56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50×55.56=8334(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5000-8334=6666(元)
(5)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完工产品的成本=6429+1666.5+8334=16429.5(元)
月末在产品的成本=8571+1333.5+6666=16570.5(元)

解析

[解析] 该题针对“产品成本”,“约当产量法”,“生产成本项目”知识点进行考核。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构成比率分析法的是( )。

A.产值成本率
B.成本利润率
C.制造费用比率
D.销售收入成本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构成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织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即部分与全部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这种比率分析法也称比重分析法。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是否合理。产品成本构成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直接材料成本比率=直接材料成本÷产品成本×100%,直接人工成本比率=直接人工成本÷产品成本×100%,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产品成本×100%。选项ABD属于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的内容。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工时消耗4小时,变动制造费用小时分配率6元。本月生产产品300件,实际使用工时15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2000元。则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 )元。

A.1800
B.1650
C.1440
D.176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500-300×4)×6=1800(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市A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度自行计算取得产品销售收入8360万元,提供各种劳务收入870万元。应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等共计7800万元,实现会计利润1430万元。年终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其账目,发现企业在自行核算过程中存在下列
问题:
(1)销售某种产品给B企业,取得含税销售收入70.2万元,销售产品取得运费收入8.19万元和包装费3.51万元,该收入未列入企业的收入总额当中,也未缴纳相关税费;
(2)企业支付给职工合理的工资、薪金总额580万元,并以工资为基础提取了职工福利费104.4万元的福利费、工会经费12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5万元;
(3)发生的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80万元、广告费860万元,均已据实扣除;
(4)9月接受某公司捐赠商品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商品的价款50万元、增值税8.5万元,并将全部价款和增值税计入资本公积,也未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5)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支付开发费100万元,已据实扣除;
(6)在“营业外支出”账户中,发生的通过民政部门向某水灾灾区捐赠230万元全部进行了列支;
(7)境外经营所得已计入了企业利润,其中:从境外甲国分支机构取得经营收益60万元,在境外缴纳了18万元的公司所得税。从境外乙国分支机构取得经营收益50万元,在境外缴纳了15万元的公司所得税;
(8)因欠缴税款被税务机关罚款10万元。
假定该企业上述相关发票均经过认证并可在当年抵扣,且境外经营收益计算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一致,符合我国税法规定。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涉及计算的请计算出合计数:
计算当年该企业境内外应纳税所得额的合计数。

正确答案

计算2011年该企业境内外应纳税所得额的合计数:
1558.16+24.1+33.5-50+10+43.02=1618.78(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A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A产品耗用的原材料随加工的进度陆续投入。生产成本在完工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2011年12月与A产品有关的资料如下:
(1)本月完工产成品13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为:第一道工序500件,本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相当于完工产成品的30%;第二道工序200件,本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相当于完工产成品的80%,见表一。
表一:各工序约当产量计算表有关资料: (2)表二:月初A产品在产220件,相关成本的资料: (3)本月生产A、B产品发生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
①本月投入生产A产品和B产品主要材料200000元;其中投入A产品1100件,投入B产品900件,按照产品件数分配材料费用;
②本月分配直接生产A产品的工人工资140000元;
③本月确认的生产A产:品应负担的车间管理部门水电费30000元,车间生产工人劳保用品费5000元;
(4)甲公司2011年12月A产品单位计划成本208元,其中:直接材料80元,直接人工100元,制造费用28元。假定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根据上述材料,计算甲公司2011年12月A产品计划总成本及其各成本项目的金额,分析说明当年成本计划完成的情况。(答案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正确答案

直接材料项目的计划成本金额=80×1300=104000(元)
直接人工项目的计划成本金额=100×1300=130000(元)
制造费用项目的计划成本金额=28×1300=36400(元)
A产品当月计划总成本=104000+130000+36400=270400(元)
综上所述:直接材料超支9048元;直接人工超支12922元;制造费用节约65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某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某一设备的单价为10000元/台,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2000元/台,固定成本分摊为6万元,计算得出的保本销售量为500台,假设预测计划期的销售量仅有450台。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措施中,( )能有效提高企业利润。

A.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B.降低固定成本
C.提高商品单价
D.提高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由企业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商品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可知要使企业不亏不盈,甚至扭亏为盈,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单价、降低固定成本、降低变动成本及综合使用四种方法。

下一知识点 : 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