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

(1)请使用简洁语言填写下表空格。(5分)

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不同点是:

(2)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共同点是:(6分)

正确答案

(11分)

(1)(每空1分,共5分)

 

(2)①它们都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2分)

②在经济运行中,都以市场竞争作为最基本的调节手段。(2分)

③国家调节经济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统治地位。(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材料一:毛泽东认为,价值法则“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救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亿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

材料二: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经济工作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是怎样认识的?(4分)

(2)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评析价值规律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10分)

正确答案

(1)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毛泽东一方面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决定性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主张在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4分)

(2)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问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渡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2分)

②价值规律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实现优胜劣汰。(2分)

③价值规律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也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造成两极分化,需要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6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选做题  12分)材料一  1921年的苏联,五一劳动节到来时,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来的喜悦心情,纷纷走出家门,上街狂欢。

材料二   1921年苏俄大旱,1922年苏联国民经济逐步恢复,自1923年开始苏联整个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1)苏俄1921-1928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

(2)实施新经济政策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正确答案

(选做题  12分)

(1)①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是苏俄向新经济政策过度的标志。(2分)

②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2分)

③发展国家资本主义。(2分)

(2)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具有重大的意义:

①巩固了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分)

②恢复了国民经济。新经济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2分)

③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2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请运用经济常识,论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

(1)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才能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并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实现社会和谐。

(3)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物质条件,有利于解决“三农”、就业等经济和社会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4)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和谐。

本题以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为背景,考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能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因此,分析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就是分析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意义。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苏联理论界有人认为,由于历史赋予了苏维埃国家特殊的作用,它的领导人能够依靠政权的力量废除现存的政治经济学规律,制定、创造新的规律。

针对上述观点,斯大林指出,这是完全不对的,不能把我们的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跟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混为一谈。

前一种观点的实质是什么?国家制订经济计划与客观经济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14分)

正确答案

材料反映了斯大林与一些经济界人士对经济规律认识的不同观点。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人们只有认识、利用规律,而不能消灭、创造规律。

前一种观点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就是苏维埃政权创造出来的,其实质是否认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唯意志论的表现。

斯大林认为经济发展规律是反映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人们可发现、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但是不能消灭这些规律或创造新的经济规律。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要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

国民经济的计划必须建立在符合规律的基础上,计划本身不是规律,但是,计划和规律并不是对立的,计划不是臆测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

设计此题意在认识斯大林对列宁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理解斯大林在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是否起作用等问题上的突破。通过探究,体会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的艰难历程,感悟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

下一知识点 :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与范围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