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共9500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共9500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A精耕细作

B种植农业

C刀耕火种

D千耦其耘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一枚《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以纪念在中国存在了2600年的农业税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国的农业税大致开始于()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农业生产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进入文明时代之初,人们的主要农业生产工具还是木石材料制作的②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使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完善③春秋战国时期,农具逐渐取代了过去的木石工具④曲辕犁是我国宋代发明的新式农业工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国语·晋语》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通过该记载我们可以确信春秋时期()

A农民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

B已经使用牛耕

C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

D社会秩序混乱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特

点是

A分散性

B自给自足

C相对稳定性

D精耕细作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公元前594年,古希腊发生了梭伦改革,在中国则是鲁国实施了初税亩。这一年可以表述为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B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

C土地不得买卖

D耕种者要交纳地租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封建土地私有制在我国确立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B井田制的破坏

C公元前594年鲁国改革

D秦国的商鞅变法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北宋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雇佣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周王室衰微

B宗法分封制破坏

C生产力提高

D争霸战争的需要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代田法”是西汉农学家赵过在总结劳动人民保苗抗旱的生产经验基础上推广的。它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

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

C依赖灌溉

D男耕女织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并相互交融

B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自给自足

C生产工具、技术不断演进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D人口的增加既为农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又带来了巨大压力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元代王祯指出:“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佃民,必求垦佃,犹不胜稼。”这反映的本质是

A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

B小农经济阻碍经济发展

C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

D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战国时期,关中地区农民创造了一种水渠开凿的新形式,至今还在新疆的干旱地区流行,该水渠是

A郑国渠

B灵渠

C井渠

D都江堰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贾思勰《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一观点强调了

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B不误农时,因地种植

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勤劳致富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