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共9500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共9500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关于烟草的种植与消费,历来众说纷纭,争议不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下表是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欧洲、中国传播情况表。

材料2:清朝王简庵《临汀考言》载:“汀(州)属八邑,僻处深山,本无沃野平原,尽系层峦叠嶂。所有田土,即使尽栽稻谷,不足民间日给……康熙年间,漳(州)民流寓于汀州,以种烟为业。因其所获之利,数倍于稼穑,汀民亦皆效尤。迩年以来,八邑之膏腴田土,种烟者十之三四……以致本地无谷可买,米价倍增。” 乾隆年间,汀州永定生产条丝烟的手工作坊已遍布城乡。闽人远到广东、江西、湖南等地开设烟庄、烟行。南靖人庄锦文所开下峰烟行生产的水烟丝,畅销四川、台湾等地。在漳州东门街开设烟丝行的平和人庄八常,自制烟丝运销江浙致富,人称“庄百万”。

材料3:清初《物理小识》:烟草“其性可以祛湿发散,然服久则肺焦,诸药多不效,其症为吐黄水而死”。又据《烟酒税史》载:乾隆年间,始创烟税,黄烟百斤征银二钱;自光绪二十二年起,十年之间,四增其率。《烟草谱?烟税》亦载:“烟草,向于杂税内。各省完烟税银若干。”

材料4:近代以来,西方烟草企业大举进军中国,抢占市场,市场上手工制土烟逐渐为机制卷烟所代替。同期,我国民族资本卷烟工业也开始兴起,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也称南洋公司)。1919年5月,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膝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1)材料1中出现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2指出,烟草在汀州广泛种植的原因是什么?概括清朝烟草的种植与加工对福建经济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4中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烟草企业的生存状况,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工业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探讨烟草的种植与消费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2)原因:由漳州人传入,烟草种植获利较多;受自然条件影响,粮食生产不能满足生活所需。影响:冲击了传统农业,发展了手工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或冲击了传统种植结构,产生了新的手工行业,烟草生产与加工日益商品化)

(3)生存状况:近代中国的烟草企业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下产生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发展艰难;为维护自己的生存,他们奋起抗争。(或近代中国烟草企业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影响:经济方面,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有利于中国工业化(或近代化)进程;政治方面,产生了新的阶级力量,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思想文化方面,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从而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4)利:烟草具有某些治病的功效,其种植与加工增加了从业者收入,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政府的税收。弊:吸食烟草损害人体健康,烟草的种植占用了土地资源,烟草消费耗费了社会财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二 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经营者革命”应运而生。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松下幸之助创立,1950年他个人持有43%的股份,到198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8%。

——岳麓出版社《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尤其是将生产、销售等产业链环节转移到中国,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利用外资达4200亿美元。《财富》500强大企业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分工体系中,中国仍处于比较低的“制造业中心”层面,尚难以上升到价值产业链条上附加值较高的“研究开发中心”和“营运中心”层面。而在信息化浪潮中,西方跨国公司凭借自己的专利防御体系,更欲垄断我国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目前,世界最大的100家外国银行中,已有41家在我国设立了81家分行;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已设立代表处200家;外国证券公司设立的代表处60多家。跨国银行日益从事大量的国际货币买卖活动,一旦某国或某一地区经济出现问题,跨国银行就频繁地调入调出资金,造成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近年来,西方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大量吸引高级人才,仅朗讯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就在我国招了300名高技术人才。

——李境舒《2010年经济发展战略趋势研究》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朝的经纪人现象和西方的“经营者革命”有何不同?宋代经济含有很多近代商业的因素,为什么没能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人类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跨国公司对当今中国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不同:①所属经济形态不同:前者属于封建自然经济;后者属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②产生原因不同:前者是封建经济及其商业高度发达的产物;后者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③作用不同:前者促进了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后者提高了资本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原因:①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占绝对的统治地位;②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及其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③文化上,儒学(理学)的束缚。

(2)趋势:从分散经营到区域集团化再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对中国的影响:有利影响:①跨国公司的投资为我国提供了资金和技术;②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和营销经验,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

不利影响:①跨国公司垄断关键产业和核心技术,对我国产业发展战略和工业化升级构成挑战。②外资金融机构的渗透加大了我国金融风险压力。③跨国公司加紧争夺人才,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长期的威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票号的创办、发展、衰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金融发展的历史。日升昌总号在咸丰十年(1860)十二月十八日给汉口分号的信中写道:“昨接成重两处来信,军务甚是紧急,成都左近四面贼匪扰乱不堪,兼之省城勒逼捐输(指政府因财政拮据,巧立“捐输、报效”等名目向商人搜刮钱财),以滞生意之家,实难存站。……即着成伙速归重号,暂行躲避。” 曾任票号经理的李宏龄说:“乃自甲午、庚子以后(票号)不惟倒欠累累,即官商各界生意亦日见萧疏。推其原故,固由于市场空虚,亦实以户部及各省银行次第成立夺我利权,而各国银行复接踵而至,出全力以与我竞争。”                                                              

——摘编自张正明、邓泉《平遥票号商》

材料二 证券化技术最早出现在1262年的威尼斯。那时,意大利的城邦国家由于战争的开支不断上升,而王权又受到公民一定的约束,不能随意向老百姓加税,必须拿未来的政府税收做抵押向民间借债。为保证债券的信用,必然要求对王权进行约束,这又促进了民权与法制的发展。    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商业的快速发展,跨地区的贸易上升极快,催生了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商业信用票据的出现。在殖民扩张活动中,英国的冒险家为解决资金问题和分散风险,通过民间参股融资的方式,建立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并发展起了股票市场。这不仅保证商人有其独立经营海洋贸易的空间,也为英国后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公司组织形式上的准备。在金融体系支撑下的海洋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势力格局,新兴的富有商人成为17世纪进一步制度变革的主力军。

——摘编自陈志武著《金融的逻辑》

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是美国和英国逐鹿国际经济舞台的结果。《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洪国起、董国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

(1)根据材料一,概括票号衰败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融制度创新对西方发展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及其原因。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死而不僵”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战乱劫掠;官府勒索;官营、外国银行挤压;市场萧条。

(2)促进民主法制的进步;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做了准备;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制度革新奠定基础。

(3)演变: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二战前以英镑为中心,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原因:二战后,英国的经济遭到严重削弱;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4)美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控制了国际货币的发行权;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负债来弥补其国际收支赤字,从而使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的实际资产资源向美国转移;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纸币而不动用黄金进行对外支付和资本输出,这有利于美国的对外扩张和掠夺,也极大地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        

——《史记·商君列传》  

 朕(雍正帝)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唐都长安平面图              

材料:北宋东京(汴京)城平面图  

材料四: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本”与“末”各指什么?这种表达方式能说明作者怎样的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材料二、三两图,与唐代长安比较,北宋东京城市商业有什么新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分析,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本:农业;末:商业。说明了作者重农抑商的观念。

(2)商业突破坊市界线;突破时间限制;社会生产力发展。

(3)在江南兴起了一批具有独自经济特色的商业市镇。

(4)不同朝代的商业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不同朝代商业发展水平不同);商业发展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仍然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胡人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元朝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贸和海运事业有了相当的发展,新兴的港口是

[ ]

A广州

B泉州

C庆元

D上海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自唐至清,长期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的城市是

[ ]

A扬州

B苏州

C杭州

D广州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明代沈思孝曾说:“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其居室之法善也。其人以行止相高,其合伙而商者,名曰伙计。一人出本,众伙共而商之,虽不誓而无藏。”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晋商主要靠专卖权致富

B晋商组织的发展出现新特点

C晋商经营的票号业相当发达

D晋商中出现了雇佣关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明政府明文规定:“贡船者,法所许,市舶之所司,乃贸易之公也;海商者,王法之所不许,市舶之所不经,乃贸易之所私也。”(邓钟《筹海重编》)以下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明政府全面禁止对外贸易

B明政府严格限制官民对外贸易

C明政府允许朝贡贸易,禁止民间对外贸易

D明政府鼓励有组织的对外贸易,打击私自出海贸易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 ]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明万历年间,福建巡抚许孚远在奏疏中指出:“往者商舶之开(开放对外贸易),正以安反侧杜乱萌也。乃今一禁,彼强悍之徒,俯仰无赖,势必私通,继以追捕,急则聚党遁海,据险流突”。这说明

[ ]

A明政府内存在禁海与开海之争

B明政府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C地方官员要求严格限制海外通商

D明政府始终坚持“海禁”政策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朝贡制度是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制度,是中国古代处理外交关系的独特制度。以下对此制度评价错误的是

[ ]

A朝贡贸易是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B朝贡贸易大大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发展,增强与海外各国友好关系

C朝贡贸易通常体现为炫耀国力意味,是国人“一国独尊”心态的反映

D朝贡制度是以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它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走向消亡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自唐至清,长期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的城市是

[ ]

A扬州

B泉州

C明州

D广州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