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共9500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共9500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明朝万历年间,在福建地区,“其日番钱者,则银也,来自海舶,上有文如城堞,或有若鸟兽、人物形者,泉(州)、漳(州)通用之”。材料反映了当时

[ ]

A泉、漳成为全国外贸中心

B福建地区海外贸易发达

C福建银元铸造技术发达

D尚未实行“海禁”政策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 ]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清代广州的“公行”是

[ ]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

B官营贸易机构

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

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 ]

A泉州

B广州

C扬州

D庆元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中国皇后号”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在

[ ]

A宁波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今夷人慕义而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段材料叙述了朝贡贸易的特点是

[ ]

A薄来厚往

B有限制的贸易

C政治意义大于商业意义

D官方控制的垄断贸易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贸易。这种贸易的目的不包括

[ ]

A宣扬和炫耀国威

B加强与各国联系

C广采异域珍宝特产

D获取最大经济利益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60多年前,瑞典商船“哥德堡号”来华经商,带走大量货物,可惜回航沉没。你认为船上运载的物品产自中国的可能有:

①茶叶②丝绸③鸦片④五彩瓷⑤咖啡

[ ]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康熙在位中期,下令取消海禁并重开海外贸易,并指定四处设立海关。其中一处附近为今天的长江入海口,它是:

[ ]

A广州

B漳州

C宁波

D云台山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材料显示:清前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制,并经由荷兰人运往欧洲,器型种类包括西式餐具或人物饰像等。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清朝闭关锁国,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的现象

B这可说明民间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这可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这些定制的瓷器应该多数从广州出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是

[ ]

A海上贸易通道已取代陆上丝绸之路

B民间的自发贸易成为海上贸易主体

C丝织品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

D开始与西欧国家形成直接贸易关系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严从简在《殊域周资录》中描述道:“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

A朝贡贸易

B民间贸易

C互市贸易

D市舶贸易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明成祖认为应该向外商征税②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③明成祖认为明朝的纲常文德重于经济利益④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 ]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733年,荷兰在中国购买价值336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510荷盾,获利651629荷盾。对上述现象的正确分析是

[ ]

A中国清王朝时期东西方贸易仍旧频繁

B荷兰商人应该是在广州买到的茶叶

C农业的商品化水平在清朝不断提高

D荷兰保持着重海上马车夫的优势地位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