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 共1587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材料三: “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一和图二分别代表着中西政治文明的不同走向,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的图片按照史料类型划分,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秦始皇废寝忘食批阅奏章,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及课本知识,归纳出雅典政治的特点。并举三个重大事件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前者代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者则代表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2)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或实物史料)。
(3)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4)人民主权及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直接参政、轮番而治、公民意识、法律至上。事件及说明: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将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向了顶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三: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之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伯里克利
材料四:苏格拉底为之痛心,但并未因此对民主制度的活力丧失信心,于是开始运用自己的博学来展开对民主制度的批评,企图予以改良,在他看来,雅典民主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特别反对城邦官员的“抽签选举法”,认为此法愚不可及;“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还发现,由于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他们极容易受一些同样没有政治知识、但擅长说服技术的蛊惑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在一种盲目激情引导下做出种种错误的决策。
(1)材料一中图一、二所示政治制度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意义及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不同:古代中国君主专(独)断(君主专制);古代雅典集体决策(民主决策)。
(2)特点:集体决策与君主专断相结合、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影响:削弱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3)意义:形成了集体管理国家政权的新形式,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弊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外行治国”;民众易受少数人的蛊惑与控制;对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巳。
——《朱子类语》
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使稿》卷一七六《军机大臣年表一》
材料三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民大会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每隔l0天集合一次,决定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法从公民中选出,五百人分成10个议员团,每年分为十个时段,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摘自《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四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英国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五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结果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一、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唐代三省六部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同特点?本质上相同吗?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的相同点及其进步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制定宪法或法律的最重要依据应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不同意。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2)古代中国:个人决策,容易出现失误。古代雅典:集体决策,可以避免鲁莽行事,使决策具有科学性。
(3)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4)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本质不同。美国的三权分立是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点的。三省六部制是体现封建专制统治的。
(5)相同点:确立了三权分立共和政体。进步之处:规定了全体国民的政治权利,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6)本国国情和时代发展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但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令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材料三 人道进化,皆有定位。……由君主而渐为立宪,由立宪而渐为共和。……进化有渐,因革有由,验之万国,莫不同风。
——康有为《论语注》
孙中山提出革命进化的观点。他说,欲救亡图存……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力的进步”。
——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材料四 美国1787年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1688年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1928年取消选举权的男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1)简要说明材料一中“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指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它与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的根本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什么选举制度。这一制度与处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宣传进化论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比较美英两国宪政民主制度下的选举制度与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的选举制度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古代希腊、雅典等城邦国家推行的直接民主制度。中国的“选举”是指选拔官员的制度,这是建立在王(皇)权基础上的奴隶主或地主阶级的选举制度。
(2)代议制度。不同:①起源阶段的选举是直接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②起源阶段的选举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3)康有为: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发展为民主共和,是历史的必然。人类历史的发展当循序渐进,不可跳跃。孙中山:人类历史可以跳跃发展,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原因: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进化论适应了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4)不同:西方民主制度中选举权的进步经历了很长的历程,但相对完善;中国民众的选举权规定起点高,但基础较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略”。
文化体系
所谓文化体系是指具备“有特色、能独立、影响大”这三个基本条件的文化。从这一前提出发,世界文化共分为四个大的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伊斯兰阿拉伯文化体系,希腊文化体系。……这四个文化圈内各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大的文化,同时各文化圈内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又都是互相学习的……文化的交流之所以能够推动双方的前进,还基于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总之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在推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
——《季羡林的精神遗产》
问题:
(1)你认为图中所示的希腊地理环境有何特点?这种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希腊文化圈内“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大的文化”在哪里?它有怎样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点: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影响:有利于商业贸易和航海殖民;对雅典城邦政治和多元文化产生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2)雅典;以民主政治而著称。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当然,抽签也要依据职位轻重而略有区别。执政官这类最高官职尚须各选区按比例提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然后再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但候选资格已尽量放宽,无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从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
——摘自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科书
材料二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这一惯例进一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
——《世界史资料》
材料四 “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犯下列各条之一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有卖国行为经法庭判决者。2.经法庭判决有罪剥夺公权期限未满着。……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摘自《庆阳县两年来三三制执行情况》(1944年)
材料五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六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的特点,并指出其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说出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说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分析抗日根据地参议员的组成有何特点?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材料五和材料六,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大代人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点:抽签选举;依据职位轻重有区别;间接与直接相结合;面向一切公民。局限: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易造成权力的滥用。
(2)特点:明朝内阁只备顾问而没有决策权。实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特点:英国内阁拥有行政大权,权力相互制衡。实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民主性、广泛性;农民积极参与。积极影响:推动了抗日根据地民主化进程,调动了边区社会各界,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5)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6)实现民主,要有公平、合理的选举方式和广泛的选举权;民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民主有阶级性。
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二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点实行一院制。
——百度网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又有哪些不同?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4)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将下表补充完整。
材料五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是如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点:直接民主。
(2)确立:通过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斗争,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颁布宪法或法律文件的方式确立代议制的民主政治。不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国、美国的总统共和制等
(3)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
(4)A《共同纲领》 B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5)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制和民族区域自制等政治制度;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实行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
欧洲文明是独特的,我们的目的是从中找出欧洲文明的基本元素,看这些元素如何重新组合,从古旧中形塑出新的样貌……
材料一:“欧洲文明之源”随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和地中海东部城市的发展,其他成熟思想也会形成西方文明的基础,很多要素成为西方文明出现时的特征……
材料二:“欧洲,是个混合体”古典时期到中世纪,欧洲文明发端之初一些看似天差地远的元素组合在一起,造就了欧洲文明,构成欧洲文明的混合体延续了一千年左右,但组成元素之间并不调和……
材料三:“迈向近代欧洲”时至十五、十六世纪,这个混合体开始分崩离析,在形塑欧洲文明这件事情上,欧洲各地区的重要性并不均等……
——摘自《极简欧洲史》引言
问题: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东方文明元素“成为西方文明出现时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列举欧洲文明发端之初的三大组成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分别例举相关国家的重要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书写发展: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书写的发明能够记载与传播知识,(或反映了文明的复杂性-遗嘱、契约、财产转移等经济交易的日常需要)为西方文明的发展奠定基础。法律与正义:成文法典,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社会秩序,表达了社会等级制度,体现了西方文明的价值观。或者从农业角度阐述也得分。
(2)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基督教;封建制度;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
(3)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英国的议会政府,英法的君主专制(法国的三级会议)、葡西的新航路开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著名希腊史学家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三个基石。”这一结论是很难让人信服的。……雅典的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中国学者对此进行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倪学勇《雅典民主的多元解读》
材料二 我们只需把它们与任何其他古代政体比较一下,便会毫不踌躇地宣称它们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希腊史专家格罗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对汉森的说法持怎样的态度?说明理由。
(2)两则材料对雅典的民主制度的看法有何不同?为何会形成这种差异?
正确答案
(1)作者认为汉森的说法是错误的。理由: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两者都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的。实际上,雅典的民主制并不具备现代民主包含的民主、自由、平等。①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广大奴隶是没有民主权利的。②雅典民主容易造成集体暴政。③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而现代民主主要实行间接民主。
(2)材料一认为:雅典的民主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容易形成集体暴政,着眼于其局限性。材料二认为:雅典的民主具有不可怀疑的优点。
形成差异的原因:评价的立足点不一样。材料一把雅典民主制度与现代民主制度相比较,前者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需要推进议会改革,扩大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这使得英国的古典史研究打上了为雅典民主辩护的烙印。格罗特将雅典民主制度与古代其他地区政体横向比较,得出肯定的评价。
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制的评价分析能力。第(1)问解答的关键是“理由”,实际要求回答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第(2)问,两者看法的不同较易回答,“原因”要注意从两者的出发点分析,特别要注意格罗特所处的时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