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 共1587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我们在这个地方碰见的是山岭、狭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并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同时人员的频繁流动,瓦解着古希腊的血缘亲族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摘编自岳麓版《历史Ⅰ》
材料二 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城邦)中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在领土广阔的国家,这些条件是全不具备的。所以,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
——《顾准文集》
材料三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于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格外安土重迁。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血缘纽带遭受侵蚀,贵族首领的权力、地位不断加强,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族,形成君主集权。
——摘编自岳麓版《历史Ⅰ》
材料四、 韩非总结战国诸子的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秦始皇根据韩非的政治理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的职能,主要是统治百姓,此外还有抵御外部的侵扰和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利害冲突。……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经过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与补充,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人教版《历史Ⅰ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认为对雅典民主制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分别是什么?(2分)
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作出贡献的三位著名人物。(2分)
⑶材料四中提到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
指出它与雅典民主制度对各自国家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⑷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三,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正确答案
⑴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希腊的城邦制度。(2分) (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和海岛上;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
⑵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任两人给 2分)
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或中央集权制)。(2分)中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希腊:雅典民主制度铸就了精神文化领域的辉煌成就。(各 1分,共 2分)
⑷自然环境对政治文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分,切合材料,言之有理也可)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材料一“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可知是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材料二“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城邦)中才有可能”可知是从城邦制度的角度分析。
(2)结合所学分析,梭伦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克里斯提尼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时期
(3)根据题干“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族,形成君主集权”可知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或中央集权制)。再注意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各自积极作用。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①政治:中央能够控制地方,从而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②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社会经济的发展。③民族关系: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民族融合加强,从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④对外关系: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主权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⑤文化: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便利了各民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这样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1)为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3)促进了雅典经济的繁荣。
(4)根据题干,材料一“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材料三“中华文化主要发祥于中原地区”可知都说明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点评: 解答材料题必须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充分、三个步骤、四个来源。
一个前提是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要全面阅读史料,找准史料反映的时间、空间和人物(主体对象)三要素,必须明确材料中的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尤其是注意所引用材料的出处:放在材料开头的材料出处一定有用,是必读的;放在材料后面的出处,有的对解题有用,有的未必有用,需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取舍。
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利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三个步骤。第一步先阅读设问,带着问题粗读材料,大体了解时间、人物、事件。阅读完全部材料之后,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第二步细读,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划分层次,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找出关键词句,尤其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和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去粗取精,即作到能力要求中规定的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要考虑作者对事件所持的态度,材料反映的作者的立场,观点等。对组合型材料,还要考虑各段侧重点是什么,作者的立场、观点是否一致,有何异同等。同时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一部分相关联,以便明确解析的大方向。第三步,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仔细阅读每一问题,找出做每一小题的依据,即依据材料几及是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和所要回答的核心内容。结合设问重点读,到材料中去找你找出的关键语句,重新阅读、理解,然后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加以概括归纳,组织整合出答案。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切忌断章取义,导致文不对题;切忌不管几问,在第一问中全写完,二、三问便无话可说;可以适当多写几句,但前后答案不能矛盾。
(10分)学完《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后,学生小明设计了以下一段文字,请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辨析。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的某一天,雅典公民甲命令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乙完成农活,自己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这天的公民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了两项决定:第一项决定是创立雅典最高法院——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第二项决定是根据“自然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这段文字表述中的五处错误。(5分)并说明理由。(5分)
正确答案
(1)有误之处:“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乙”(1分)理由: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奴制,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本邦成年男子不可能沦为债务奴隶。(1分)
(2)有误之处:“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 (1分)理由:妇女在雅典不享有民主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1分)
(3)有误之处:“创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 (1分)理由:早在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就已创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1分)
(4)有误之处:“由十将军组成‘陪审法庭’” (1分)理由:雅典的陪审法庭由公民组成。(1分)
(5)有误之处:“根据‘自然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 (1分)理由:应根据“陶片放逐法” (1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制的问题,但是题型比较新,是通过设置一段材料查找错误的方式进行考查。总的来看,此类问题的作答需要对教材知识准确把握,否则会出现每一句话都似是而非的问题。做此类问题最好使用排除法,先把自己准确的认为是对的内容去掉,然后再一一的分析。
自由与制度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这样雅典人的力量与日俱增,不只在一个方面,而且在所有方面都表明平等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当雅典人处在僭主统治之下时,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并不比他们的邻邦强,但在推翻僭主之后,他们成了最好的战士。这说明,当他们受到压制时,他们故意装出懦弱,就如同奴隶为主人劳作一样;而当他们获得自由之时,每个人甘愿为了自己的事业而竭尽全力。”
(1)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历史”的原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希罗多德主要强调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为实现该核心思想雅典人在制度层面做了怎样的努力?结合材料,概述这种努力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
(2)平等、自由。 贵族与平民经过长期斗争最终确立的民主政治。 在民主制度下,当时雅典人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与平等权利,调动了雅典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后世倡导的民主平等思想,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提供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材料二 《查士丁尼民法大会》是《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呢学说汇编》、《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呢新律》的合称,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关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材料三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要看一百二十斤奏章,不看完不休息。
请回答:
(1)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都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B.都注重民众参与政治
C.都不重视妇女的地位
D.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古代罗马法与中国秦律在本质上的不同点是
[ ]
A.维护了不同阶级的利益
B.对后世影响广泛
C.维护了少数人的利益
D.法律条文非常严苛
(3)材料三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正确答案
(1)B
(2)A
(3)中国封建社会权力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4)
民主化的进程是反对专制、争取公民权利的斗争历程。(19分)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要求取消一切镇压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思想、信仰和身体等项自由的反动法令,使人民获得充分的自由权利……等等,而要做到这一切,最重要的是要求立即取消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一个包括一切抗日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人物在内的举国一致的民主的联合的临时的中央政府。”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
一位学者指出:“从民主政治的形式上看,目前我国至少有两种形式的民主,一是我们熟悉的选举民主,二是协商民主。我国选举民主具有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与自下而上的自发秩序,相结合的双重特征,二者相辅相成。……我国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中还具有浓厚的协商民主特征,协商民主早就存在,但在民主形式上是一种新的归纳。”
(1)图反映出克里斯提尼什么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哪些作用?(4分)
(2)结合材料指出孙中山的民权思想的内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有怎样的发展?(4分)
(3)根据材料指出毛泽东的政治主张?为实现这一主张,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哪些政治斗争?(6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有哪些发展?(5分)
正确答案
(1)以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有4个血缘部落。打击氏族贵族势力,巩固民主制度,促进地域间交流。(4分)
(2)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授予一切反帝反军阀的个人、团体一切民主、自由权利。(4分)
(3)取消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2分)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确定民主建国方针;参加重庆政协,使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在国统区领导人民民主运动;召开人民政协会议。(4分)(答出其中4个即可)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日益发展,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方针;基层民主实行村民直接选举和村民自治制度。(5分)
(1)结合图片的信息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具体内容,反映出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措施是以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有4个血缘部落,结合教材的原文内容,该措施的作用主要有打击氏族贵族势力,巩固民主制度,促进地域间交流。(2)结合材料“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可说明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是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授予一切反帝反军阀的个人、团体一切民主、自由权利。(3)根据材料“使人民获得充分的自由权利...立即取消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一个包括一切抗日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人物在内的举国一致的民主的联合的临时的中央政府。”可知毛泽东的政治主张是取消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政治斗争可根据教材说明。(4)考查了新中国以后政治的进步。比如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日益发展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感谢天地,首先因为我生就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头不能讲话的动物;其次是因为我生就是一个男人,而不是一个女人:再次是因为我生就是一个希腊人,而不是一个外国人。”
——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柏拉图暗自庆幸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哪些人则是不幸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此段材料,请简要而恰当地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柏拉图庆幸的原因是:因为在雅典只有成年男子享有公民权,而奴隶、女性、外邦人均不享有公民权;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而柏拉图所生活的年代正 是这一时期。所以他是幸运的。
(2)奴隶、女性、外邦人、生活在梭伦改革时期的等级较低的成年男性公民等。
(3)雅典民主政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成年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是遥不可及的。雅典民主政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但是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伯利克里讲到:“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物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制度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1)材料一中的“全体人民”指哪些人?(2分) 伯利克里心中的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分)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2)材料二出自哪部文献?(2分)从材料反映的国家元首所处地位如何?(2分)
材料三 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3)根据材料二华盛顿作为总统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2分)当时该国的政体形式如何?(2分)
材料四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五 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4)依据材料四、五,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4分)
(5)从上述材料反映出西方政治发展历程的趋势是什么?(2分)
正确答案
(1)雅典所有成年男性公民。(2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2分)
(2)文献:《权利法案》(2分) 地位:统而不治,国王权力受到限制(2分)
(3)原因:因为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2分);政体:民主共和制(2分)
(4)德国:世袭。(2分)法国:选举(2分)
(5)民主化(2分)
试题分析:第(1)问考察的是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和实质,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可直接得出答案,;第(2)问材料来自教材中英国光荣革命时期的《权利法案》,只要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就能得出该点;第(3)问考察华盛顿当政时期美国政府的政治现状,一方面是共和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但另一方面却是奴隶制度依然尚存,结合教材内容即可答题;第(4)问考察德法两国政治体制的国家元首产生方式的巨大差异,德国为君主立宪政体,皇帝是世袭的,而法国是共和政体,总统由选举产生;第(5)问属于概括发展趋势型问题,只要能大体概括材料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此类问题便不难发现规律和答题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方政治文明的纵向发展历程和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政体之间的横向差异对比,时间跨度比较大,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考查的内容均未超出教材所学知识,总体难度较小,只要把容易的题都做正确,难题也会变容易。
(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梭伦: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
材料四 :王安石: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1)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4分)
(2)结合材料三、四,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各有何特征。(4分)
(3)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各有何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问题:等级制度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限制贵族的权利等。(任答2点给4分)
(2)特征:梭伦:中庸和不偏不倚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商鞅:讲求诚信,取信于民,令政必行,雷厉风行。(2分)
(3)影响: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2分)商鞅变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分)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信息“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概括概括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三信息“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说明梭伦强调中庸和不偏不倚公平、“我制定法律”说明法律至上。根据材料四信息“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说明商鞅讲求诚信,取信于民,“商君能令政必行” 说明商鞅令政必行,雷厉风行。
(3)根据所学知识,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形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里克利
材料二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上册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 材料一中的“多数人”是指哪些人?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成因。(8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建立的背景。指出“新型的共和国”有何具体表现?(10分)
(3) 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6分)
(4) 以上内容,对于推进当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启示?(4分)
正确答案
(1)雅典公民。(2分)
成因: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特点;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地少山多,海岸曲折,海岛密布。(6分)
(2)背景:独立战争的胜利;反对君主制的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4分)
表现:确立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确立共和政体。(6分)
(3)说明:他学习美国,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为维护民主、防止专制,又实行责任内阁制。(4分)
(4)启示:要吸取古今之精髓、兼收中西之优长,要结合国情、不断创新。(4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均等给分)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材料属于雅典政治的时期的改革,奴隶没有公民权,贵族属于少数,多数人属于公民。第二小问,根据题干中“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三个方面”的提示回答,政治上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特点;经济上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环境方面地少山多,海岸曲折,海岛密布。(2)属于考察美国代议制的建立和完善,第一小问,“行政首脑软弱无力”说明中央政府无权,这属于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的邦联体制,其背景主要是当时反对专制,防止独裁的愿望决定的。第二小问,结合联邦制建立的特点回答,主要是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3)回答本题需要结合所学的知识,根据孙中山的主要思想和史实回答,孙中山创立的共和国,学习了美国的三权分立的体制,同时又吸收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内容,表现出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的精神。(4)此题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只要回答言之有理即可,但是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
(11分)实现民主制度的创新是践行民主道路上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最本质的优点,也许在于能够在既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和认同感,不仅使每一个个人而且使共同体本身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阮炜《“苏格拉底问题”背后的政治》
材料二 第二款: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的总司令,并在各州民团奉召为合众国执行任务时担任统帅。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
第一修正案:保护公民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
第十三修正案:废除奴隶制度。
第十五修正案:所有公民不得由于肤色、种族的区别或曾被强制劳役(即曾身为奴隶)而受到选举权的限制。(不包括性别)。
第十七修正案:代表各州的联邦参议员必须直接选举。
第二十二修正案:总统最多连任一次。
第二十四修正案:选举权不受税收限制。
——《美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三 西方国家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并因此构成了“历史的终结”。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
(1)根据材料一归纳民主政治的优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雅典民主运行的主要机构。(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主实践的特色。(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创新和探索是对“历史的终结”的否定。(3分)
正确答案
(1)直接民主;增强国家认同感:(2分)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3分)
(2)联邦制、宪政主义、权力制约、政党政治、扩大选举权等(3分,任3点)
(3)建立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等政治制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3分,答出3点即可)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从材料“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和认同感”可以归纳出民主政治的优点:直接民主;增强国家认同感。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雅典民主运行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1787年宪法和宪法修正案“保护公民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选举权不受税收限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民主实践的特色:联邦制、宪政主义、权力制约、政党政治、扩大选举权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题干可知,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了:建立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等政治制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