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牧场放牧业和乳蓄业
- 共608题
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甲和图乙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A和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经营方式一般多为 ____________ 经营,都大规模种植的农作物为:A的农作物是 ,B的农作物是 ,C的产品主要是_________
________,C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5分)
(3)在影响A和B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中,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4分)
(4)甲图中农业地域类型中我国东北、西北也有的是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的是 。(填写字母)(2分)
正确答案
(l)商品谷物农业 乳畜业 混合农业
(2)家庭农场 玉米 小麦 奶及奶制品产品 市场
(3)便利的交通;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
(4)A或B C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1)图示AB为美国的小麦带和玉米带,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C位于五大湖周围,为乳畜带分布;D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为混合农业带。
(2)发达国家的农场经营一般为家庭农场。A为玉米带,B为小麦带;C乳畜带的产品主要是牛奶和奶制品;乳畜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3)注意“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4)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商品谷物农业,大城市的边缘,对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故发展了乳畜业。
读某草原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⑴图中所示区域名为 草原,该地的农业区域类型是 ,放牧的主要牲畜是 。
⑵该区域发展畜牧业优势的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是 ,交通区位优势是 。
正确答案
(1)潘帕斯 大牧场放牧业 牛
(2)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利于大规模经营; 距海港近,且新建有铁路与港口相连
本题考查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1)利用图示的海陆轮廓判断该阴影区域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为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具体为牧牛业。
(2)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是地理位置、气候、和土地;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便利的交通和广阔的国家市场等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平面图”,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城市周围的A、B、C、D四个区位合理安排花卉业、果园、乳牛业、粮食或经济作物的生产:A____、B____、C____、D____。
(2)该地区大力推广“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
(3)该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期曾大规模栽桑养蚕,后因国际市场价格大跌,而银杏叶提取物价格看好,农民纷纷毁掉桑园而发展银杏采叶园。然而5年后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需求量锐减,农民又开始刨银杏树。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区位因素是____,该案例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乳牛业 花卉业 粮食或经济作物 果园
(2)地形
(3)市场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信息,对市场可能的变化作出科学的预测(只要答对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即可)
通过图示分析可知A、B、C、D距离市区距离以及各自的自然条件明显不同,所以依据花卉、果园、乳牛及粮食生产需要条件可以确定其一一对应关系。该区适于发展立体农业在于山区面积广大;改桑园为银杏种植园是适应市场的结果。
图5—14表示南美洲部分气温及降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5—14
(1)大陆东西两侧沿海10℃等温线经过地区的降水量分别为 、 。说明造成A地降水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2)说明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两岸平均温度差异的形成原因。
(3)位于潘帕斯草原的B地1月月均温19.8℃,7月月均温8.5℃,年降水量912mm。简述B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因素。
正确答案
(1)200~500mm >2000mm。造成A地降水较少的因素有:西部高山(安第斯山)阻隔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虽东临大西洋,但处于西风带,为离岸风,水汽难以进入陆地。东部沿海受(大西洋福克兰)寒流影响减少了水汽来源。
(2)东部年均温高于西部。主要原因有:地势西高东低,气温垂直减率造成西部地区气温较低(或东部地势低、气温较高)。风带的影响:南回归线附近东南信风在大陆东岸由海吹向陆,使东部受温暖海洋影响较大。东部沿海受(大西洋巴西)暖流影响较为温暖。
(3)气候温和,年内气温变化和缓;降水充沛;有利于牧草生长。
通过对海陆轮廓和回归线的位置可判断为南美洲。根据图例,认真读图可得降水量。一个地区的降水和气温可以从地形、风带和洋流等因素加以分析。影响牧草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读图10,结合澳大利亚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早在18世纪,英国就向澳大利亚流放犯人,开发牧场。19世纪上半叶,澳大利亚实行了“牧者有其地”的鼓励政策。在澳大利亚东南地区,农民曾与牧民争夺土地。19世纪中叶,人们发现金矿,牧民纷纷去淘金,牧地转为耕地。
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在20世纪20~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牧羊带(甲地)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 (地形区);其生产结构和经营特点是
(2)结合澳大利亚自然和人文特点,列举澳大利亚其他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3)在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的形成过程中,哪些区位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1)墨累—达令盆地(2分) 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2分),家庭农场经营(1分),规模大(1分),机械化水平高(1分)
(2)大牧场放牧业(1分)、商品谷物农业(1分)、畜牧业(1分)、园艺业等(1分)
(3)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是基础(2分);生产和生活习惯(2分)、国家政策(2分)、市场的变化(2分)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起了主导作用(1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