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牧场放牧业和乳蓄业
- 共608题
结合资料回答:
资料1 :“珠三角”东部的东莞号称“世界制造业名城”年吸纳外来民工500 万人以上,东莞从2003 年考试遭遇缺工问题,据统计,2004 年全市缺工至少20 万人,2005 年据政府调查,缺工的确切数字是30 万左右,严重缺工的有电子、玩具、制衣、电脑、制鞋等行业。
资料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正式发布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规划》中提出,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型机械和大型成套装备制造业基地。
资料3 :东北地区图(1 )“珠三角”出现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受冲击最大的工业类型是:_________
(2 )为了使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珠三角”地区应该采取________ 措施来应对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双选)
A .进行产业转移,近几年内把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转移到劳动力丰富的
B .推动产业调整,增加技术型产业和重工业的比重
C .推行积极的人口政策,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减少对外来人口的依赖
D .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改造,用机器替代人力,可以缓解对劳动力的需求压力
(3 )东北地区图中以A 山为界,甲、乙的农业类型分别为_______ 业、______ 业。
(4 )东北地区土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填写下表)
正确答案
(1 )劳动密集型
(2 )BD
(3 )畜牧业;种植业
(4 )轮耕、合理利用和保护;黑土肥力下降、水土流失;营林为主、合理采伐
结合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回答有关我国东北地区畜牧业的问题:
(1)东北地区的畜牧业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
(2)东北地区畜牧业商品率____,为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东北地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2)低;人工种植优质草种;改良畜种;将草场划片管理,轮流放牧;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等。
阅读阿根廷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1.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位置: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脉,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三带;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意义:纬度跨度大,地表热量迥异,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与合作;海岸线长,利于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运输;成为南极科学考察休整、给养补充的基地。(任答两点即可)
2.自然方面:位于东部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降水适宜;土壤肥沃;牧草茂盛。(任答四点即可)人文方面:畜牧业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草场管理现代化,围栏放牧;重视牧业科学研究,培育优良牧种;铁路与港口的交通条件便利,便于畜产品的运输;市场广阔,畜产品远销国外。(任答四点即可)
3.地处西风带,西南紧靠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
2009年7月23日,两艘德国货船从韩国向北行驶,经白令海峡,成功通过以往无法通航的“东北航道”,于9月7日抵达俄罗斯扬堡港进行休整,最后抵达目的地—荷兰鹿特丹港。
(1)两艘货船选择这一时段试航北冰洋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艘货船顺利抵达扬堡港休整时,当地昼夜长短状况和变化趋势是
[ ]
A、昼长夜短,白昼逐日延长
B、昼长夜短,白昼逐日缩短
C、昼短夜长,黑夜逐日延长
D、昼短夜长,黑夜逐日缩短
(3)示意图中,①、②两地分别位于两种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其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
为___________________,②地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和②两地相比,人口密度
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地,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少年来,欧亚贸易的海运主要通过“南行航道”。“南行航道”沿线依次经过西欧文化圈、东欧
文化圈、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圈、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和东亚文
化圈,促进和推动了世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繁荣。
(5)与“南行航道”相比,“东北航道”的优势和劣势都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北冰洋沿岸地处极地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海冰易于融化,利于船舶行驶
(2)B
(3)游牧畜物业;水田农业;②;水热充沛,土壤肥沃
(4)伊斯兰;南亚
(5)航程明显缩短,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但仅夏季可以通行,通航时间短,沿途浮冰对船只航行存在
安全威胁。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中美两国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两国地图比例尺相同,阴影部分表示美国本土)
材料二:某地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1)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地势特征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与美国相比,我国_________________(温度带)的范围更广。
(3)材料二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布在________(国家),该种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南部B处附近_______________(能源)丰富,我同B处附近_______________(能源)丰富。
(5)美国A处附近的农业带是________,其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与美国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们的西部大开发主要应该是(单项选择)
[ ]
A、向西部大量移民,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
B、开发西部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C、在西部兴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D、像美国一样,把退休的人员迁移到西部去养老
(7)借鉴美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你认为我们在环境保护、人口迁移和流动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环境保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迁移和流动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美国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2)亚热带
(3)美国;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高控制
(4)石油;水能
(5)乳畜带;自然条件:气候寒湿,地形切割破碎严重,土壤贫瘠;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密集,
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大。
(6)B
(7)西部由于气候异常干旱,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因而要把保护生态、恢复生态放在首要地位。
由于西部的生态特点,所以其环境人口容量有限,不应向西部大量移民或者是使大量人口流向西
部,以减轻西部生态环境的压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