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的经济政策
- 共556题
1
题型:
单选题
|
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换八百主”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下列引文能够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明朝政府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登记每块土地的面积、地形、四至及田主姓名,编制图册,史称“鱼鳞图册”。明朝政府编制“鱼鳞图册”的主要目的是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唐朝实行均田制的必要前提是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在《中国全史?商贾史》中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中新网2010年7月22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决定201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这一指示精神一致的中国古代思想是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主要途径是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 ]
正确答案
D
已完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