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9.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 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请回答:

⑴ 浓硫酸的作用是(      ▲        );仪器A的名称是(      ▲        );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        )

⑵ 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      ▲        ) 。仔细观察溶液D中会有少量气泡产生,试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

⑶ 待实验结束后,观察发现装置B中溶液变成了棕黑色,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 。

⑷ 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少量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乙醇;然后在混合液中加入沸石,再加热进行蒸馏,收集(      ▲        )左右的馏分,以得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正确答案

⑴ 制乙酸、催化剂、吸水剂;分液漏斗   化学方程式略

⑵ 防止倒吸;  2 CH3COOH + CO32- =2CH3COO-+ CO2 +H2O   

⑶ C2H5OH+2H2SO4→2C+2SO2+5H2O;    

⑷   77.1℃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4.某学习小组利用某工业废弃固体(主要成分为Cu2S和_Fe2O3)来研究相关物质的制备。设计方案如图所示:

(1)废弃固体在空气中灼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溶液C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过滤等操作得到Fe2(SO4)3晶体。

(3)常温下,铜粉、O2和稀硫酸三者在一起生成硫酸铜反应极慢。当往其中加入溶液B后,

随即生成硫酸铜。这一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

(4)操作⑧的目的是制取较纯的硫酸铜溶液。溶液E中加入试剂Y以调节pH使得铁元素沉淀完全(含铁元素的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试剂Y可以是____________,调节溶液的pH不小于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26.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受热易分解。某小组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如下(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比较灵敏):2NH3(g)+CO2(g)NH2COONH4(s)  ΔH<0

(1)如用下图I装置制取氨气,可选择的试剂是                         。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下图Ⅱ所示,把NH3和CO2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的小晶体悬浮在CCl4中。 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注:CCl4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①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 (                                         ) 。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     )(填写操作名称)。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减压40℃以下烘干

(3)制得的氨基甲酸铵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

①设计方案,进行成分探究,请填写表中空格。

限选试剂: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稀盐酸。

②根据①的结论:取氨基甲酸铵样品3.95 g,用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处理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沉淀质量为1.97 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Mr(NH2COONH4)=78、Mr(NH4HCO3) =79、Mr(BaCO3)=197]

正确答案

(1)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等合理答案

(2)①降低温度,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

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或通过观察气泡,控制NH3与CO2的反应速率)

    ②过滤     c

(3)①

     ②0.800或80.0%(有效数字没有考虑不扣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7. 下列反应式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     )

A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NaHCO3 + Ca(OH)2 = CaCO3↓+ NaOH + H2O

B酚酞滴入亚硫酸钠溶液中,溶液变红:SO32— + H2O = H2SO3 + 2OH

C氯气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Cl2 + H2O  2H+ + Cl + ClO

D双氧水加入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MnO4+ 7H2O2 + 6H+= 2Mn2+ + 7O2↑+ 10H2O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7 分

29.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氯化锰等,下图是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A中m管的作用是(                               );装置F的作用是(                               ) 。

(3)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则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 ,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 。

(4)E中若装有Fe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E中若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 。

(5)实验中发现: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化学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人HCl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人MnO2中,然后加入NaCl固体,加热

    c.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

    d.MnO2与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

①实验b的目的是 (                               );实验c的目的是 (                               ) 。

②实验现象: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  (                               )。

29.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氯化锰等,下图是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A中m管的作用是                   ;装置F的作用是               。

(3)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则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

(4)E中若装有Fe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E中若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5)实验中发现: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化学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人HCl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人MnO2中,然后加入NaCl固体,加热

c.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

d.MnO2与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

①实验b的目的是                      ;实验c的目的是                           。

②实验现象: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                                 。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8.现有某铁碳合金(铁和碳两种单质的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I  测定铁的质量分数:

(1)检查上述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在E装置后面连上一根导管,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称量E的质量,并将a g铁碳合金样品放入装置A中,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待A中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E并称重,E增重b g。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表达式)。

(3)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认为,依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可能会偏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按照甲同学认为改进实验,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但测得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却偏高。你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Ⅱ  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

(6)往A中滴加足量的浓硫酸,未点燃酒精灯前,A、B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A中铁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8.为探究亚硫酸钠的热稳定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并利用受热后的固体试样和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某种固体物质受热发生了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分加热后一定有固体残留           

B.加热前后固体颜色一定无变化

C.加热前后固体质量一定有变化         

D.一定生成了新的物质E.充分加热后得到的残留固体一定为混合物

(2)查阅资料: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受热到才开始分解,且分解产物只有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如果加热温度低于600℃,向所得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在滴加稀盐酸的整个过程中H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为(                    );

(3)如果加热温度为向所得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烧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固体试样跟盐酸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此时在B.C两装置中可能观察到得现象为 (                         ) 。

(4)在(3)中滴加足量盐酸后,烧瓶内除Cl外,还存在另一种浓度较大的阴离子(X)。为检验该阴离子(X),先取固体试样溶于水配成溶液,为了加速固体试样的溶解,可采取(      )的措施。以下是检验阴离子(X)的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      )(填“甲”或“乙”),请说明另一方案不合理的原因(      )。

方案甲: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NO3,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方案乙: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Cl,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5)写出Na2SO3固体加热到600℃以上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4.某科研小组设计出利用工业废酸(10%H2SO4)来堆浸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制取活性ZnO的方案,实现废物综合利用,方案如下图所示

已知:298K时各离子开始沉淀及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铜锌矿中含有少量的CuS和ZnS,在H2SO4的作用下ZnS可以溶解而CuS

不溶,这是由于相同温度下:Ksp(CuS) (       ) Ksp(ZnS)(选填“>”“<”或“=”)。

(2)你认为在除铁过程中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作为试剂甲是最合适的。

A.KMnO4          B.O2           C.H2O2              D.Cl2

(3)除铁过程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pH应控制在(         )范围之间。

(4)请写出加甲物质后,加入氨水控制调节溶液的pH下生成Fe(OH)3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         )。

(5)298K时,残留在溶液中的c(Fe3+)在(         )。以下。

(6)乙的溶液可直接用作氮肥,则乙的化学式是(         ) 。

(7)请写出“沉淀Zn2+”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25.某同学想通过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探究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

实验后测得反应前C管的质量为m1 g,反应后C管的质量为m 2 g,反应后装置D质量增加了n g。请分析:

Ⅰ.装置B的作用 (                                                 )。

装置D的作用 (                                                 ) 。

Ⅱ.如何检验反应中是否有O2生成 (                                                 )。

Ⅲ.对C中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只有Na2SO3

假设2:只有Na2SO4

假设3: (                                                 ) 。

(1)若按假设2进行,反应方程式为 (                                                 )  。

(2)若Na2O2反应完全,为确定C中固体产物的成分,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得出结论:产物是Na2SO4

该方案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

(3)若假设1成立,某同学以反应前后C管的质量差( m 2 - m 1 )g为依据推断生成Na2SO3的质量为( m 2 - m 1 )×126/64 g。老师提示推算不合理,请你分析其中的缘由: (      ).

(4)若假设2成立,则参加反应的Na2O2 物质的量为(      )(列计算式)摩尔。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的是(      )

A用两个铁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2H2O 2H2↑+O2↑

B乙醛的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2OH- CH3COO-+NH4++2Ag↓+3NH3+H2O

C用碳酸钠溶液吸收足量二氧化硫:2CO32-+2SO2+H2O=2HCO3-+SO32-

D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a2++HCO3-+OH-=BaCO3↓+ H2O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下一知识点 :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