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白色、无毒、难溶于水的固体,能杀菌消毒,广泛用于果蔬保鲜、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方面。工业生产过程如下:

①在NH4Cl溶液中加入Ca(OH)2

②不断搅拌的同时加入30% H2O2,反应生成CaO2·8H2O沉淀;

③经过陈化、过滤,水洗得到CaO2·8H2O,再脱水干燥得到CaO2

完成下列填空

3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3.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工业上常采用Ca(OH)2过量而不是H2O2过量的方式来生产,这是因为                   

34.检验CaO2·8H2O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35.CaO2·8H2O加热脱水的过程中,需不断通入不含二氧化碳的氧气,目的是                                                                      

36.已知CaO2在350℃迅速分解生成CaO和O2。下图是实验室测定产品中CaO2含量的装置(夹持装置省略)。

若所取产品质量是m g,测得气体体积为V 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则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                       (用字母表示)。

过氧化钙的含量也可用重量法测定,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NH4Cl+Ca(OH)2=2NH3•H2O+CaCl2        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l

解析

第①步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和氯化钙,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2NH3•H2O+CaCl2;第②步反应中,氯化钙、双氧水、一水合氨和水反应生成CaO2•8H2O和氯化铵,反应方程式为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l;故答案为:2NH4Cl+Ca(OH)2=2NH3•H2O+CaCl2;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l;

考查方向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第①步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和氯化钙;第②步反应中,氯化钙、双氧水、一水合氨和水反应生成CaO2•8H2O和氯化铵;

易错点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题给信息的挖掘和运用.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NH4Cl     Ca(OH)2价格低,H2O2价格较高且易分解,碱性条件下抑制CaO2•8H2O溶解(合理即可给分)

解析

第①步中氯化铵参加反应、第②步中生成氯化铵,所以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H4Cl;H2O2价格较高且易分解,碱性条件下抑制CaO2•8H2O溶解,所以工业上常采用Ca(OH)2过量而不是H2O2过量的方式来生产;故答案为:NH4Cl;H2O2价格较高且易分解,碱性条件下抑制CaO2•8H2O溶解.

考查方向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题思路

第①步中氯化铵参加反应、第②步中生成氯化铵;H2O2价格较高且易分解.

易错点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评价,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题给信息的挖掘和运用.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上清液,然后向洗涤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溶液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就证明没有洗涤干净,否则洗涤干净

解析

实验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如果沉淀没有洗涤干净,向洗涤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应该有白色沉淀,其检验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上清液,然后向洗涤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就证明没有洗涤干净,否则洗涤干净,故答案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上清液,然后向洗涤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溶液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就证明没有洗涤干净,否则洗涤干净.

考查方向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题思路

实验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

易错点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评价,侧重考查离子检验,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题给信息的挖掘和运用.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防止过氧化钙分解     防止过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合理即给分)

解析

CaO2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氧气,CaO2在350℃迅速分解生成CaO和O2,所以通入氧气能抑制超氧化钙分解;故答案为:防止过氧化钙分解、防止过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

考查方向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题思路

CaO2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氧气能抑制CaO2分解.

易错点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评价,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题给信息的挖掘和运用.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      样品质量和反应后固体质量(合理即给分)

解析

设超氧化钙质量为x,

2CaO22CaO+O2

144g            22.4L

x              10﹣3VL

144g:22.4L=x:10﹣3VL

x==g=

其质量分数==%,

过氧化钙的含量也可用重量法测定,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样品质量和反应后固体质量,样品质量和反应后固体质量,

故答案为:%;样品质量和反应后固体质量.

考查方向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题思路

根据过氧化钙和氧气之间的关系式计算;过氧化钙的含量也可用重量法测定,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样品质量和反应后固体质量

易错点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评价,侧重考查物质含量测定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题给信息的挖掘和运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单质Z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可由X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路线制备,其中X为Z的氧化物,Y为氢化物,分子结构与甲烷相似,回答下列问题:

18.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          ;由X制备Mg2Z的化学方程式为         

19.由Mg2Z生成Y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Y分子的电子式为         

20.Z、X中共价键的类型分别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氢氟酸;SiO2+MgO2↑+Mg2Si。

解析

由“单质Z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题眼)可知:Z是单质硅,依次得到:Mg2Z为Mg2Si;又“X为Z的氧化物”得知:X为SiO2,能与此酸性氧化物反应的酸是唯一的——氢氟酸。

考查方向

SiO2的性质。

解题思路

联想知识点和题图信息整合。

易错点

方程式的书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Mg2Si+4HCl=2MgCl2+SiH4↑;

解析

Mg2Si等盐极易水解生成Mg(OH)2和SiH4,Mg(OH)2再与盐酸中和。硅烷的电子式依“Y为氢化物,分子结构与甲烷相似”类比甲烷。

考查方向

硅的化合物性质与结构。

解题思路

依据盐类的水解及与酸的反应原理。

易错点

电子式与结构式等易混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非极性键、极性键。

解析

Si和SiO2的晶体均属于以共价键结合的原子晶体,前者是单质,故只有非极性共价键(结构同金刚石);后者是通过Si—O极性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晶体的。

考查方向

Si和SiO2的晶体结构中化学键。

解题思路

依据Si和SiO2的晶体结构可直接判断。

易错点

填空顺序颠倒,及SiO2晶体中键型混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H2O(g)。半水煤气经过下列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

完成下列填空:

37.半水煤气含有少量硫化氢。将半水煤气样品通入____溶液中(填写试剂名称),出现_______,可以证明有硫化氢存在。

38.半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变换:CO+H2OCO2+H2

若半水煤气中V(H2):V(CO):V(N2)=38:28:22,经CO变换后的气体中:V(H2):V(N2)=____________。

39.碱液吸收法是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已知:

若选择Na2CO3碱液作吸收液,其优点是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如果选择K2CO3碱液作吸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成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这种方法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以下是测定半水煤气中H2以及CO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案。

取一定体积(标准状况)的半水煤气,经过下列实验步骤测定其中H2以及CO的体积分数。

(1)    选用合适的无机试剂分别填入Ⅰ、Ⅰ、Ⅳ、Ⅴ方框中。

(2)    该实验方案中,步骤________(选填“Ⅳ”或“Ⅴ”)可以确定半水煤气中H2的体积分数。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硝酸铅(或硫酸铜);黑色沉淀

解析

硫化氢能与重金属生成沉淀,所以将半水煤气样品通入硝酸铅(或硫酸铜)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

考查方向

考查水煤气中气体成分测定实验设计与探究。

解题思路

硫化氢能与重金属生成沉淀。

易错点

未掌握硫化氢的检验方法。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1

解析

由转化的方程式,V(H2):V(N2)=(28+38):22=3:1

考查方向

考查水煤气中气体成分测定实验设计与探究。

解题思路

若半水煤气中V(H2):V(CO):V(N2)=38:28:22,经CO变换后CO转化为氢气,则根据方程式可知所得的气体中:V(H2):V(N2)=(38+28):22=3:1。

易错点

不能找到H2 和N2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价廉;吸收CO2能力差

碱液循环使用;2KHCO3→K2CO3+CO2↑+H2O

解析

从题给价格看,明显Na2CO3碱液更便宜,价廉;但是吸收CO2能力差;由于生成的KHCO3受热可以易分解,生成的碱液循环使用,乙降低成本;方程式为:2KHCO3K2CO3+CO2↑+H2O

考查方向

考查水煤气中气体成分测定实验设计与探究。

解题思路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若选择Na2CO3碱液作吸收液,其优点是价廉,而缺点是吸收CO2能力差。由于生成的碳酸氢钾受热易分解产生碳酸钾,所以使碱液循环使用可以降低成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HCO3→K2CO3+CO2↑+H2O;

易错点

未能读懂并捕捉到全部相关信息。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2)IV

解析

(1)因半水煤气中含有CO2,先利用碱液吸收后干燥,然后通过CuO和H2、CO反应,利用浓硫酸稀释产生的水蒸气,利用碱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而计算体积分数。(2)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蒸气,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所以该实验方案中,步骤Ⅳ可以确定半水煤气中H2的体积分数。

考查方向

考查水煤气中气体成分测定实验设计与探究。

解题思路

(1)首先利用碱液除去二氧化碳,干燥后再通过氧化铜反应,利用浓硫酸稀释产生的水蒸气,利用碱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而计算体积分数。(2)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蒸气,浓硫酸吸收水蒸气。

易错点

流程的设计和评价考虑不周全。不清楚步骤Ⅳ的作用。

下一知识点 :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3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