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单选题 · 2 分

12.在古代中国,一些人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上述观点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缺乏科学依据,否定意识能反映物质

B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C缺少辩证法思想,没有看到物质世界是发展的

D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本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1 单选题 · 1 分

18.南非国父曼德拉曾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大门时,我已明了: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与这句话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①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

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荀子)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④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单选题 · 2 分

19.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 单选题 · 1 分

4.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列宁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最绝妙的说明”。列宁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这一观点(    )

A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B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C指出了自然界是永恒发展的

D认识到物质世界处于运动之中

1 单选题 · 4 分

11.“舍天地则无以为道”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①“物理不外于吾心”

②“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③“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④“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 单选题 · 2 分

26、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下列观点与之吻合的是()

A心外无物

B未有此事已有此理

C气者理之依也

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1 单选题 · 2 分

26、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下列观点与之吻合的是()

A心外无物

B未有此事已有此理

C气者理之依也

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1 单选题 · 3 分

24.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选项符合唯物主义发展顺序的是

①认为原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②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③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A①-②-③

B②-①-④

C③-①-④

D④-②-①

1 单选题 · 4 分

34.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士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下一知识点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9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