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mA=lkg的物块A与质量mB=2kg的物块B,A与B均可视为质点,A靠在竖直墙壁上,A、B间夹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A、B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P=49J.在A、B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长度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如图所示.放手后B向右运动,绳在短暂时间内被拉断,之后B冲上与水平面相切的竖直半圆光滑轨道,其半径R=0.5m,B恰能到达最高点C.取g=l0m/s2,求

(1)绳拉断后B的速度VB的大小;

(2)绳拉断过程绳对B的冲量I的大小;

(3)绳拉断过程绳对A所做的功W.

正确答案

(1)设B在绳被拉断后瞬时的速率为vB,到达C点的速率为vC

根据B恰能到达最高点C有:

  F=mBg=mB-----①

对绳断后到B运动到最高点C这一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2mBgR=mBvc2-mBvB2---------②

 由①②解得:vB=5m/s.

  (2)设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B的速率为v1,取向右为正方向,

  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给B的动能,Ep=mBv12------③

    根据动量定理有:I=mBvB-mBv1 -----------------④

   由③④解得:I=-4 N•s,其大小为4N•s

  (3)设绳断后A的速率为vA,取向右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Bv1=mBvB+mAvA-----⑤

 根据动能定理有:W=mAvA2------⑥

 由⑤⑥解得:W=8J

答:(1)绳拉断后B的速度VB的大小是5m/s;

(2)绳拉断过程绳对B的冲量I的大小是4N•s;

(3)绳拉断过程绳对A所做的功W是8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了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压缩量的关系,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水平光滑槽距地面高为h,光滑槽与桌子右边缘垂直,槽出口与桌边缘相齐,槽中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的小钢球接触。将小球向左推,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弹簧将小球沿水平方向推出,小球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

(1)若测得某次实验小球的落点P到O点的距离为s,那么由理论分析得到小球释放前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h、s和mg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

(2)该同学改变弹簧的压缩量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得到下表的数据:

在坐标纸上做出x-s的图像。并由图像得出:x与s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实验得到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压缩量x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

(3)完成实验后,该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改变:

①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桌子右边缘处,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上,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②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设为L)固定,再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上,在白纸上留下痕迹P;

③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点到P点的竖直距离设为y。由此步骤得到弹簧的压缩量应该为_____________;

④若该同学在完成步骤③的过程中,光滑水平槽与桌子右边缘不垂直,用③问的方法计算得出的弹簧压缩量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正确答案

(1)

(2),x=0.005s,=

(3)x=,偏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了只用一根弹簧和一把刻度尺测定某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设μ为定值),某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由伸长量为x至恢复原长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为kx2

于是他设计了下述实验:

第一步:如图所示,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使滑块紧靠弹簧将其压缩,松手后滑块在水平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第二步:将滑块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下,弹簧伸长后保持静止状态。

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松手后滑块在水平桌面上滑动过程中有关物理量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弹簧恢复原长时,滑块的加速度达最大值

B.当弹簧恢复原长时,滑块的速度达最大值

C.滑块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然后保持不变

D.滑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然后保持不变

(2)你认为该同学应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写出名称并用符号表示):_________。

(3)用直接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滑块与水平桌面间动摩擦因数μ的计算式μ=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D

(2)弹簧被压缩的长度x1,滑块离开弹簧后滑行的距离s,悬挂滑块时弹簧伸长的长度x2(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同学要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离地面高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着与桌子右边缘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的小钢球接触。将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小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球在空中飞行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

(1)若测得某次压缩弹簧释放后小球落点P痕迹到O点的距离为s,则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改变弹簧的压缩量进行多次测量得到下表一组数据:

结合(1)问与表中数据,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压缩量x之间的关系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

(3)完成实验后,该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改变:(I)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桌子右边缘处,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II)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P;(III)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点到P点的竖直距离为y。若已知木板与桌子右边缘的水平距离为L,则(II)步骤中弹簧的压缩量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

(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1=1kg的小物块P置于桌面上的A点并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不拴接),轻弹簧左端固定,且处于原长状态.质量M=3.5kg、长L=1.2m的小车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与水平桌面相平,且紧靠桌子右端.小车左端放有一质量m2=0.5kg的小滑块Q.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将P缓慢推至B点(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时,撤去推力,此后P沿桌面滑到桌子边缘C时速度为2m/s,并与小车左端的滑块Q相碰,最后Q停在小车的右端,物块P停在小车上距左端0.5m处.已知AB间距离L1=5cm,AC间距离L2=90cm,P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μ1=0.4,P、Q与小车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g取10m/s2),求:

(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车最后的速度v;

(3)滑块Q与车相对静止时Q到桌边的距离.

正确答案

(1)设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m

根据能量守恒得   μ1m1g(sBA+sAC)=Epm-m1

得   Epm=5.8J                                      

(2)设物块P与滑块Q碰后最终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其共同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  m1vc=(m1+m2+M)v    ②

v=0.4m/s                  

(3)设物块P与滑块Q碰后速度分别为v1和v2,P与Q在小车上滑行距离分别为S1和S2

P与Q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m1vc=m1 v1+m2 v2

由动能定理 μ2m1gS12m2gS2=m1+m2-(m1+m2+M)v2

由③④式联立得  v1=1m/s                                         

v2=2m/s                                        

方程的另一组当 v2′=m/s时,v1′=m/s,v1′>v2′不合题意舍去.

设滑块Q与小车相对静止时到桌边的距离为S,Q 在小车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μ2m2g=ma

a=-1m/s2                                      

由匀变速运动规律  S=

S=1.92m      

答:(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5.8J;

(2)小车最后的速度v是0.4m/s;

(3)滑块Q与车相对静止时Q到桌边的距离是1.92m.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弹性势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