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传统文化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发展民族文化、就要研究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列宁说过,“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

开展传统文化的研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研究传统文化,需要注意如下问题:①要用新的观念、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②要关心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问题,尽量围绕现实问题进行研究;③要借鉴历史经验,不能把历史规律与历史经验对立起来;④要立足社会实践的需要,坚持为社会实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⑤要坚持与时俱进,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等等。

本题为探究题,要求视角要宽广,不拘一格。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

材料一 目前,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对其加强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1)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6分)

材料二 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甲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须全面继承。

乙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7分)

正确答案

(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每要点2分)

(2)①继承与创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创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2分)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要做好传承和保护工作,坚持批判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适应时代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3分)③甲的观点没有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因而是片面的;而乙认为应彻底抛弃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2分)

第一问指向性明显,考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可以从文化遗产本身的意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对中华文化传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角度作答。第二问在设问中没有明确考查的知识点,因此要通过审材料找出考点,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从甲乙的观点可知,是考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作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1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尽快抛弃传统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正确答案

(1)对于传统文化,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4分)

(2)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4分)

(3)题目中对传统文化一概抛弃的观点是错误的。(3分)

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我们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能全面否定,应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挥其积极作用。【评分细则】第(1)要点,答出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得4分。第(2)要点,答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并进行详细阐述得4分。第(3)要点,对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得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

(1)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知识,分析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12分)

(2)依据材料和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对珠算价值的认识。(10分)

(3)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更好地弘扬珠算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正确答案

(1)①珠算属于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3分)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传承珠算,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实现世界文化繁荣。(3分)③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3分)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珠算基础上形成的珠心算及人体智能的培养,体现了珠算文化创新。(3分)

(2)①追求真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对珠算价值的认识是在生活实践中产生发展的。(2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珠算价值的认识是与特定时代特征、科技发展状况相联系的,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3分)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对珠算价值的认识从计算价值到价值质疑,再到教育、启智新价值的深化,体现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分)④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对珠算价值的认识。(1分)

(3)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珠算与当代生活、现代科技的多样联系。②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将珠算文化的科学试点与普及推广结合起来。(4分)(考生若从创新角度答题,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知识,分析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首先明确“文化的多样性”这一知识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及设问,以从中找准答题的方向。本题材料中“2013年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告诉我们可从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题中材料“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以及“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启示学生可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题中材料“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启示我们可以从文化多样性对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角度加以分析说明。

本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和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对珠算价值的认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真理的知识”所包含的具体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找出关键的语句来确定答题所用的具体知识。题中材料“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告诉我们可以从实践决定认识的角度说明珠算的产生与发展;本题材料中“人们对珠算价值的认识从计算价值到价值质疑,再到教育、启智新价值的深化”,既说明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也说明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3)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更好地弘扬珠算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解答本题学生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只要符合唯物辩证法角度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比如:题中材料“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启示我们可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角度,提出把珠算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建议;再如:题中材料“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启示学生可从事物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方面,提出把珠算文化的科学试点与普及推广结合起来的建议。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