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网络文学是指在网上发表并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文学作品。继网络音乐、视频、游戏之后,网络文学已成为第四大网络娱乐类应用方式。这一新生事物引起了某校高三年级同学们的关注,他们通过上网、辩论、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网络文学,获取了相关信息。

【网络文学之认识】

网络文学作品题材广泛,同时具有互动性、原创性等特点,在满足受众个性需要的同时又以其巨大的利润空间刺激了数字出版业的发展。专家预言,网络文学的发展,必将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使其成为我国的新型支柱产业。

(1)结合材料分析网络文学发展的经济学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文学之思考】

网络文学形式以其简单快捷的特性,猛烈地冲击着通过立意、起草、修改、出版等程序,以较长周期完成的传统文学。有人认为“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更能推动文学的发展”。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文学之期待】

网络文学创作没有任何的门槛,作者的写作状态相当自由。这样可能会产生非常有思想的、犀利的、有独特表达和表现的好作品。但也会因为依靠点击率而谋利等原因,造成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出现大量的文化垃圾。

(3)请你从价值观的角度对网络文学创作提几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网络文学的发展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网络文学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网络文学的发展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文学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能推动文学的发展。传统文学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才能推动文学的发展。实现文学的发展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既追求人的个性发展,又要承担社会责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2010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表现不俗: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档期日趋均衡,结构更加合理;创作多类型,题材多样化。全年故事影片产量达到526部,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增加到102亿元。国产大片更加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民族精神的塑造与歌颂、对现实生活的关照与反思,越来越自觉地承担起文化责任与社会担当。

但是,近年来的文艺创作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低俗、庸俗、媚俗倾向严重。我国每年生产400多部影片、上万集电视剧,其中能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并驾齐驱的传世力作却不是很多。为此,有人说,中国电影以前是有艺术没市场,现在是有市场没艺术。

材料二:2010年,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齐上荧屏,掀起了新一轮的“名著重拍热”。经典总会不断被重写,任何时代都会用自己的方式重写历史,用自己的态度与历史对话。优秀改编实际上是一种创造,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正因为它可供后人挖掘和阐释之处无穷无尽。名著重拍不仅是文化延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民族文化推进过程中的一个新的起点。但是,今天多数改编,也许首先不是来自文化需要,而是经济需要。因为制片人和创作者心里都明白,名著的影响力加上观众的好奇心等于高收视率。

(1)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中国电影以前是有艺术没市场,现在是有市场没艺术”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今天的经典名著改编让步于经济需要。你赞同这种做法吗?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典总会不断被重写。请你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如何对经典名著进行改编,并为经典名著改编提出哲学方法论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在我国,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其发展具有阶级性。在中国电影业发展初期未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影的需求增加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然而高质量的电影作品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该判断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②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市场与艺术的关系。中国电影几年前也有市场,只是市场开发程度不够。现在国产大片市场表现不俗,并且还能自觉承担文化责任与社会担当,所以也不能说没有艺术。

(2)①不赞同。今天,受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的影响,有些影视制作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对经典名著的改编让步于经济需求。②实际上,经典名著改编作为一种文化创新活动,必须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③要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繁荣,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答赞同的,如果论证合理,比如从经济和文化关系)

(3)经典名著改编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必须尊重经典,批判性地继承,并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借鉴,博采众长。对经典名著的改编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坚持群众路线。(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1月29日,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通过上网搜索到关于水利问题的3个微博,他们纷纷参与留言或者发问。

微博一:【古今治水利国利民】

网友gujing: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旱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水利兴而天下定,天下定而人心稳,人心稳即有生产积极性;社会有粮则百业兴,整个社会必然繁荣昌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同学丙:从大禹开始,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水利。

同学丁:如今的党和政府尤甚。

(1)请结合网友gujing的观点,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同学丁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博二:【群策群力创新治水】

网友xianji: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决定》,安徽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大家读了之后谈谈该怎样贯彻这一意见?

同学戊:加强技术研发,大力开展科普培训;

同学己: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

同学庚: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同学辛:从我国古今治水实践中汲取经验。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上述四位同学建议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水利建设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水利建设。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水利兴则百业兴,水利建设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及整个社会的繁荣昌盛。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党和政府重视水利问题,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问题,体现了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这一最高的价值取向。

(2)同学戊:文化与经济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技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过科普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水利事业的建设。同学己: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提高相关意识,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节水及水利建设。同学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会逐步使节水降耗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同学辛: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治水实践中发扬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国治水历史悠久,治水经验十分丰富,应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汲取经验,并进一步创新治水的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广泛征集民意后,“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被确定为武汉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只有植根历史,才能内涵丰富、根基深厚;只有基于现实,才能形象生动、焕发活力;只有紧跟时代,才能承前启 后、引领未来。辛亥首义,武汉在近代历史关头敢为天下先,推动了历史进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武汉涌现出多个“中国第一”;现代武汉誓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是对武汉历史文化的升华,也是对广大市民精神气质的提炼,更反映了武汉人民对武汉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1)运用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知识,分析说明武汉为什么选择“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作为城市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让城市精神深入人心。2011年12月,武汉推出首批12位城市精神代言人,他们的巨幅照片竖立在三镇街头。武汉市委要求开展武汉精神的宣传和教育,把武汉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武汉精神根植于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灵。

(2)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武汉市上述举措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汉城市精神表述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上海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长沙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大连是“创造、创业、创世”。

(3)有人认为,每一种城市精神都应该与众不同。你选同这一观点吗?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①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武汉人民基于共同价值判断作出的选择,符合武汉人民的精神追求。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作为武汉城市精神,有其社会基础,符合武汉历史和现实。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城市精神的确立必将引领武汉人民复兴大武汉的伟大实践,对武汉的现在和未来产生积极影响。

(2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宣传武汉精神,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要引导广大市民和青少年主动接受武汉精神的浸润和熏陶。②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要重视教育在文化传承以及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要重视发挥教育的作用。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宣传武汉精神,要创作出讴歌城市精神的优秀作品。

(3 )观点一:赞同。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城市间存在历史传统、地域环境、思想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城市精神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这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观点二:不赞同。虽然因不同城市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不尽相同,导致不同城市精神存在差异,但是不同城市人们社会实践存在共性,有其普遍规律,反映在城市精神上也会出现大体相同或相似的情况。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