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如图所示的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中,若向某-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种溶液时.则灯光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醋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溶液

D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电荷浓度不为0,灯泡不可能熄灭,故A错误;

B.醋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醋酸钠,溶液电荷浓度不为0,灯泡不可能熄灭,故B错误;

C.氢氧化钡中不断通入CO2,完全反应时生成碳酸钡和水,溶液电荷浓度接近0,灯泡熄灭,符合题目要求,故C正确;

D.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生成醋酸铵,溶液电荷浓度不为0,灯泡不可能熄灭,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代化学传感器技术是研究溶液中离子反应的重要手段,某化学兴趣小组用1.0mol/LNaOH溶液滴定25mL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并用电导率传感器测定过程中的电导率,通过数据采集器自动记录测得的电导率并绘制电导率-V曲线,可显示滴定过程中的突跃现象(如图所示).对于突跃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溶液导电率的大小取决于离子浓度的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当接近终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已非常之小,而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浓度并没有变化,二者相比是非常大的,所以加入一滴离子浓度就会改变很大,出现突变的情况,C点为巧好完全中和的时刻,

故答案为:当接近终点时,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引起了离子浓度的突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出的阴阳离子是能够导电的,而且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所带电荷的浓度有关.下列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

A0.2mol•L-1 NaCl溶液

B0.15mol•L-1 MgSO4溶液

C0.1mol•L-1 BaCl2溶液

D0.25mol•L-1 HCl溶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氯化钠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所带的电荷均是1,离子的导电能力值可以认为是0.2×2=0.4;

B、硫酸镁溶液中,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带的电荷均是2,离子的导电能力值可以认为是0.15×2+0.15×2=0.6;

C、氯化钡中溶液中,钡离子和氯离子所带的电荷分别为2、1,离子的导电能力值可以认为是0.1×2+0.2×1=0.4;

D、盐酸溶液中,氯离子和氢离子所带电荷分别是1、1,离子的导电能力值可以认为是0.25×2=0.5.

综上可知,溶液中离子所带电荷最多的是硫酸镁溶液,所以该溶液导电能力最强.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溶液中导电性最强的是(  )

A5L 0.1mol/L NH3•H2O

B5L 0.2mol/L 盐酸

C0.1L 0.1mol/L 醋酸溶液

D0.1L 0.1mol/L NaOH溶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氨水是弱碱,属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小于2NA

B、HCl是强电解质,在该强电解质中,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为2NA

C、醋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小于0.02NA

D、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在该强电解质中,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为0.02NA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做实验,按照如图a图连接好线路发现小灯泡不亮,按照如图b图连接好线路发现小灯泡会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Cl固体是非电解质

BNaCl在水中能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CNaCl能使溶液中的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DNaCl溶液是电解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所以NaCl是电解质,故A错误;

B、NaCl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即NaCl在水中能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故B正确;

C、NaCl在水中能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但是它属于强酸强碱盐,对水的电离无影响,故C错误;

D、氯化钠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盐桥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流向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