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33.读墨西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4年以前,墨西哥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石油出口。

材料二: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三国贸易实现自由化后,墨西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口质优价廉的中间产品、零配件,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加工或组装成最终产品出口美国或加拿大市场,丛中获取利润。同时,美国、加拿大农产品进入墨西哥,对其农产品产生巨大影响。

1982-2007年墨西哥主要商品占商品总出口的比重(%)

注:空格表示该商品未进入当年主要出口商品行列。

(1)墨西哥中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东南部沿海主要为热带种植园农业。

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格局的成因。

(2)分析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3)说明表中主要商品出口比重的变化,并推测该国第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

旱作农业分布的成因:中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周围高山围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高原内部干旱少雨,因此以旱作农业为主。

热带种植园农业分布的成因: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地带,地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底气和东北信风影响,气候湿热,事宜发展热带种植农业。

(2)

变化:由图、表数据可见,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下降,新鲜蔬菜退出了主要出口商品行列。

原因: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墨西哥,农业受到很大冲击所致。

(3)

变化: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前,商品出口中石油占绝对优势,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石油在出口商品出口中的比重持续下降,2003年以后基本稳定在10%到13%之间;工业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提高,种类增多。

推测:第二产业结构从单一化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1. 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读图6。

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  )

①就业岗位增加

②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

③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

④吸引相关企业集聚

⑤城市等级提升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6 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图4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

(1)读图4,填出A、B表示的经济发展主导驱动因素。

(2)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图5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图6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3)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4)结合图6,判断图5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A:资源;   B:知识(技术)。

(2)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3)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近地面降温,大气稳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4)方向:南(偏南); 理由:盛行风向为西风(偏西风),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沙丘两翼顺着风向延伸),缓坡坡向为西(偏西)。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7.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经济重心亦然。

  

  (1)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么趋向?

  (2)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3)简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区位条件。

  (4)研究发现,2005年至2007年经济重心总体向西移动,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在其后2007年至2009年总体也呈现出向西移动;2006年至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先向北后向南移动,经济重心在其后的2007年至2009年也出现先向北后向南移动。根据这两个事实分别说明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牵引关系。

  (5)近十年来,经济重心与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空间移动特点与我国推出的重大区域开发战略相关。列举一项我国重大区域开发战略。

正确答案

(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由西向东移动,由北向南移动。

(2)基本特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

判断依据:总体而言,自1995年至2009年重心虽有移动,但移动的经度不到1度,重心偏于我国的东部。

(3)区位条件:我国东部经济基础雄厚;人才众多;交通便捷;环境较好。(任答两点即可)

(4) 经济重心以西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其后一、两年可以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西移;同理,高新技术产业重心以南或以北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其后一、两年可以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经济重心向南或向北移动。

(5)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任答一点即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6 分

42.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是世界主要饮品之一。世界某咖啡连锁企业的原料实行全球化采购,学科网我国云南的小粒种咖啡也是其原料之一。小粒种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800m、年均温19-20℃、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图7是某城区用地示意图,图8是云南某区域示意图。

(1)该企业原料全球化采购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其原因

(2)该企业拟将图7中A、B两处作为咖啡店的备选地,请分别说出A、B处的两点区位优势。(要求:两处回答的区位优势不重复,每处回答超过两点的按前两点计分)

(3)分析图8所示区域地形起伏、地势高低及变化对咖啡树生长的有利影响。

正确答案

(1)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

(2)A处: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消费能力强。B处:租金便宜;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3)地形起伏大,土壤排水良好;地势总体较高(海拔较高),满足咖啡树生长的温度(海拔)要求;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地高),阻挡寒冷气流南下,使咖啡树少受低温冻害。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区域农业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9 分

34.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读图回答问题。

(注:同心圆代表距市中心的距离)

(1)据图1,概述N市1996~2010年制造业空间变化的特点。

(2)据图2,读出16~48km范围内三类企业数量的分布比例完成下表,并根据表中两个范围的数据归纳N市三类企业数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3)分析2010年0~16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

(4)运用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原理,评价N市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化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

(1)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制造业重心有向南迁移的趋势。(任答两点即可)

(2)

可见,在0-1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明显较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相对较少;在16-48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分布较少,资本密集型企业较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多,资源密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

(3)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和交通,0-16km范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比较密集,且交通便捷,信息、通讯等条件较好,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多。资源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因素为地价和环境,该类企业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对环境污染较大,0-16范围地价相对较高,人口比较密集,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少。

(4)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原理;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应该是从城市中心向外围依次出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合理性评价:N市制造业空间变化,使中心城区制造业就业密度较低,改变了原来中心城区制造业的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利用不同荡然区域的空间位置、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条件,因此N市制造业空间变化是合理的。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6 分

  洛杉矶是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工业的最大基地,2014年GDP排名世界城市中第三位。洛杉矶计划在2020年之前打造全球最大的城市级太阳能项目。读图16、图17,回答25~26题。

图16                                   图17

25.有关图17中洛杉矶主导产业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A为劳动力驱动型

B.B为知识驱动型

C.石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海运便利

D.良好的工业基础,有利于发展军事工业

26.“烟雾之都”洛杉矶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雾霾治理过程对我国的启示有()

A.分阶段、跨区域治理

B.严控机动车尾气排放,禁止新增机动车

C.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工业污染治理

D.转移燃煤和污染型企业

正确答案

25.B、D

26.A、C

解析


知识点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拆船业,是将报废船只拆毁的工业,拆船业做为钢铁资源的重要补充途径,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但拆船过程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对环境和工人健康造成危害。近年来,国际相关组织对拆船行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国际安全和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下图为“1956年~2006年世界废船年拆解量和拆船中心国际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拆船业属于(    )

A.资源密集型工业

B.劳动密集型工业

C.技术密集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10.伴随拆船业转移的最可能是(    )

A.拆船技术

B.拆船工人

C.环境污染

D.企业资金

11.从长远角度看,拆船业属于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原因是(    )

A.技术含量高

B.节能环保

C.经济效益高

D.提高资源利用率

正确答案

9.B

10.C

11.D

解析

9题:据图可知,拆船业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迁移,结合拆船业的工业性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拆船业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10题:根据“拆船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对环境和工人健康造成危害”可知,伴随拆船业转移的最可能是环境污染。

11题:随着科技发展,报废船只拆毁后的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使得拆船业发展潜力巨大。

知识点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5 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磷矿资源丰富,矿业在摩洛哥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该国拦坝蓄水,兴修水利。丹吉尔是摩洛哥的古城,也是旅游休养胜地。

(1)指出达尔贝达市气温的年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近年来摩洛哥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请从气候与地形方面分析其原因。

(3)有关国家计划到古城丹吉尔创办工业区,发展磷矿加工业。对此,各界人士争议不断。你是否赞同在丹吉尔创办工业区发展磷矿加工业?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特征:气温年变化小。原因:夏季气温凉爽,主要是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同时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作用明显;冬季温和,主要是东部的山脉阻挡了冷空气,同时受西南风影响,气温较高。

(2)气候方面:摩洛哥气候的南北差异大,北部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严重缺水,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地形方面:中部为山地,地势起伏大,河流短促,难以蓄水,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径流。

(3)赞同。摩洛哥磷矿资源丰富,矿产开采历史悠久;丹吉尔地处直布罗陀海峡附近,交通便利;发展磷矿加工业可以增加就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不赞同。发展磷矿加工业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利于古城的保护;会破坏当地环境,严重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丹吉尔距磷酸盐矿较远,运输费用较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变化的特征与原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气温的年变化特征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取,原因主要从洋流、海洋、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方面分析即可。第(2)问,该国降水有两个特征,一是季节差异大,二是空间差异大,而水利工程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和空间差异。该国中部为山脉地形,河流短且流速快,蓄水难,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调节径流。第(3)问,本问是开放性试题。如果赞同,可从矿产资源、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回答。如果反对则主要从古城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知识点

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2 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磷矿资源丰富,矿业在摩洛哥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该国拦坝蓄水,兴修水利。丹吉尔是摩洛哥的古城,也是旅游休养胜地。

(1)指出达尔贝达市气温的年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近年来摩洛哥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请从气候与地形方面分析其原因。

(3)有关国家计划到古城丹吉尔创办工业区,发展磷矿加工业。对此,各界人士争议不断。你是否赞同在丹吉尔创办工业区发展磷矿加工业?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特征:气温年变化小。原因:夏季气温凉爽,主要是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同时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作用明显;冬季温和,主要是东部的山脉阻挡了冷空气,同时受西南风影响,气温较高。

(2)气候方面:摩洛哥气候的南北差异大,北部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严重缺水,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地形方面:中部为山地,地势起伏大,河流短促,难以蓄水,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径流。

(3)赞同。摩洛哥磷矿资源丰富,矿产开采历史悠久;丹吉尔地处直布罗陀海峡附近,交通便利;发展磷矿加工业可以增加就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不赞同。发展磷矿加工业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利于古城的保护;会破坏当地环境,严重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丹吉尔距磷酸盐矿较远,运输费用较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变化的特征与原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气温的年变化特征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取,原因主要从洋流、海洋、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方面分析即可。第(2)问,该国降水有两个特征,一是季节差异大,二是空间差异大,而水利工程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和空间差异。该国中部为山脉地形,河流短且流速快,蓄水难,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调节径流。第(3)问,本问是开放性试题。如果赞同,可从矿产资源、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回答。如果反对则主要从古城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非洲
下一知识点 :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