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 共252题
  •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 共25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和欧洲虽然相距遥远,但中欧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MG——这个曾风靡世界的英伦名车品牌,一度代表着英国汽车工业的骄傲。现在的MG汽车公司是上海汽车集团在英国伯明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其生产的全新车型MG6汽车在40天时间收到超过1万份的有效订单。MG6汽车项目创造了“英国设计、中国生产、英国组装”的崭新模式,堪称中欧友好合作的又一成功标志。

阅读材料,结合《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认识。

正确答案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处理不好也会给国家发展带来严重危机;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注意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参与国际分工是一把“双刃剑”,故此题应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论述,既要说明参与国际分工的好处,又要指出其弊端。此外,本题还需点出克服其弊端应采取的正确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正确对待改革的问题上,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的提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简述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8分)

正确答案

明确指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2分),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2分),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2分)(任选4点)

试题分析:本题问题指向明确,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教材有明确表述,即明确指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本题难度不大,基本上属于基本理论识记类题目,熟练记忆,准确表述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言简意赅的歌词,道出了改革开放战略抉择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产生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全国人民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共同信念。在正确对待改革问题上,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今天再次思考邓小平的精辟论断,令人愈加体会到深化改革开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6分)

(2)“南方谈话”后,我国为什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

正确答案

(1)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明确指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若回答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可酌情给分)(6分)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然发展的内在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我国实现科学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防范经济风险能力。(6分)

试题分析:(1)本题的切口小,直接考查学生对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简述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解答本题学生可从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对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正确认识、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等方面的意义加以说明;学生可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方面简要说明。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南方谈话”后,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解答本题学生可以通过对审问的分析来确定答题的方向。“南方谈话”后,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还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学生还可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经济实现科学全面发展的意义方面加以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适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国在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也存在着高技能人才匮乏、收入差距偏大、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这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人口红利”的发挥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

正确答案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健全就业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怎样为“人口红利”的发挥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其实就是怎样更好地促进适龄人口就业,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分析就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完善分配制度、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健全就业制度、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等,从以上几个方面回答即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的生产和经营决定着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机和活力,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企业要成为有效的市场经营主体,必须有以下条件:第一,企业有明确的产权。谁投资谁得益,谁承担风险。这就要求有明确的产权归属关系。如果产权不明,手中的产品属谁所有都说不清,就很难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第二,企业是法律上和经济上独立的实体,它拥有自主经营和发展所必需的各种权利,它要接受政府的行政规划,但在法律和经济上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第三,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交易者之间地位平等。企业一旦进入市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结合材料,谈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发展市场经济的意义。

正确答案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效益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的隶属关系,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明确责任,激发企业和企业内部职工的双重积极性;必须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相应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做到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具体的运营分开、监管机制与运营机制分开等国际大型企业管理的要求。做到这些才能调动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才能使市场经济基本细胞具备活力,才可能促进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本材料先讲了企业的重要地位,又讲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要成为市场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最后谈到企业要改善内部管理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和建立时期,“一五”时期末主要经济表现是:①在所有制方面,形式过于简单划一,对小工业、小商业、手工业合并过多。②在工业管理方面,中央直接管的企业过多,中央直属企业由1953年的2 800个增加到1957年的9 300个。③在财力支配方面,中央支配的比例偏高,地方的财政和企业的奖励基金超额分成比较少。④在计划管理方面,直接计划的比重大大增加。⑤在物资分配方面,集中太多,由国家计委统分的物质1952年为55种,1957年达230种。⑥在劳动工资管理方面,用工形式逐渐向单一化发展,形成“大锅饭”“铁饭碗”的劳动制度。

读完上述料,你有何感想?

正确答案

材料反映了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第一,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第二,政企不分、中央管得过死,表现在直属企业数量、财务分配和计划管理等方面。第三,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如果继续坚持这一体制,就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结合教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及影响理解材料,主要表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各种弊端,及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经济危机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7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遇到了极大的挑战。8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形成,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其他国家也应采纳这一模式。但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陷入近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事实证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联系材料,分析说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说明我国应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在一定时期和范围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强调私有化和自由经济,这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最终造成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衰退。所以,只要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解决,无论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中国决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应从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其中合理的成分。要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弥补市场的不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有两次重大的改革调整,一次是美国于1933年实施的罗斯福新政,一次是中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

材料二: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是罗斯福新政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材料三:面对近年来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如今,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在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的复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结合材料一,请简要说明这两次重大的经济改革的核心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为缓和与摆脱经济危机,历史上凯恩斯曾主张采取什么措施?请分析凯恩斯理论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并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强调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干预。②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经济危机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可以起决定作用,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通过改革,建立并不断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特别是不断健全了宏观调控体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经济学常识】(选做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过程,结合经济学常识,在①—④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上表反映了我国以_____③_______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确立这一导向是为了发挥_____④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或有计划商品经济)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市场(或市场化)

④市场在资源配中的基础性作用

(作答的各项内容顺序不能颠倒。)

下一知识点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