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材料体现该水利工程的功能不包括

[ ]

A航行

B灌溉

C军事

D排洪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 ]

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

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河

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古人赞颂某一水利工程的话。该水利工程是

[ ]

A芍陂

B郑国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 ]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深淘滩,低作堰”是战国时代某一著名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这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这项水利工程是

[ ]

A都江堰

B灵渠

C京杭大运河

D井渠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农业灌溉:都江堰、白渠、筒车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