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水淡化——电渗析法
- 共1009题
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有60%来自海水,其生产流程图如下
(1)贝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写出Mg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______其中还原剂是______
(4)电解氯化镁所得的氯气除用于生产盐酸外,请举出氯气在工业上的另一种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
正确答案
CaCO3
Mg(OH)2+2H+═Mg2++2H2O
Mg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解析
解:煅烧贝壳发生的反应为CaCO3CO2↑+CaO,氧化钙和水反应制得石灰乳,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镁离子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反应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得Mg,反应方程式为:MgCl2(熔融)
Mg+Cl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得到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
(1)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故答案为:CaCO3;
(2)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
故答案为:Mg(OH)2+2H+═Mg2++2H2O;
(3)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该反应中Mg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转移电子数为4,,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Mg,
故答案为:;Mg;
(4)氯气是制备漂粉精的主要原料,发生的反应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海带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角架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从下列仪器中选择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
(3)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______.
(4)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灼烧固体物质一般使用(瓷)坩埚,而坩埚加热需要用泥三脚支撑然后放在三脚架上,三脚架下面的空间放酒精灯,故答案为:BDE;
(2)步骤③是分离固体和液体,则实验操作为过滤,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是利用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则实验操作为蒸馏,
故答案为:过滤;蒸馏;
(3)根据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故答案为: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4)碘遇淀粉变蓝色,故答案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含有单质碘.
解析
解:(1)灼烧固体物质一般使用(瓷)坩埚,而坩埚加热需要用泥三脚支撑然后放在三脚架上,三脚架下面的空间放酒精灯,故答案为:BDE;
(2)步骤③是分离固体和液体,则实验操作为过滤,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是利用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则实验操作为蒸馏,
故答案为:过滤;蒸馏;
(3)根据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故答案为: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4)碘遇淀粉变蓝色,故答案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含有单质碘.
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气、溴单质与水之间能发生反应,酸化可抑制它们与水的反应,向苦卤中通入Cl2置换出溴单质,分离得到溴,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向苦卤中通入Cl2前,可先用稀硫酸酸化,故A正确;
B.煅烧贝壳得到CaO,将CaO溶于水得到石灰乳,石灰乳和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沉淀剂廉价且原料来源广泛,工业生产中常选用生石灰或石灰水作沉淀剂,故B错误;
C.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通常在溶液中依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量的NaOH溶液和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再进行重结晶进行提纯,故C正确;
D.海水提取溴一般用氯气置换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溴单质沸点低,易挥发,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转化为HBr,达到富集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B.
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粗盐提纯过程中,向将粗盐溶解,然后向溶液中滴加除杂剂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最后采用过滤的方法将沉淀除去,故A正确;
B.镁属于活泼金属,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电解氯化镁溶液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而不是镁离子放电,所以电解氯化镁溶液得不到镁,故B错误;
C.向母液中加入NaOH溶液将镁离子转化为Mg(OH)2,然后将Mg(OH)2转化为MgCl2,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g2++2OH-=Mg(OH)2↑、Mg(OH)2+2H+=Mg2++2H2O,这两个方程式中没有转移电子,所以由“母液→MgCl2”一系列变化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溴易挥发,通入热空气时能将溴转化为溴蒸气,从而将溴分离出来,故D正确;
故选B.
海洋植物如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图如图1:(已知:Cl2+2I-═2Cl-+I2)
(1)指出提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操作③、④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旋开活塞,用烧杯盛接溶液
B、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
C、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口的小孔
D、静置,分层
E、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F、把50mL碘水和15mL苯加入分液漏斗中,盖好玻璃塞
G、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
H、倒转分液漏斗,振荡
(i)正确的操作顺序是:G→______→______→E→D→______→______→B.
(ii)能选用苯做萃取剂的原因是:______.
(iii)上述(C)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3)从流程图2中,将操作④后的______层液体(填“上”或“下”)用如图仪器进行操作⑤,写出仪器的名称:X______,Y______,请指出下图装置中存在的一处错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过滤适用于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海藻在坩埚中灼烧,加水浸泡,经过滤得到残渣和滤液,将碘水中的碘单质萃取出来,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即可,
加入苯萃取,经分液后得到碘的苯溶液,由以上分析可知①为过滤,③为萃取,④为分液,
故答案为:过滤;萃取;分液;
(2)(i)③、④顺序为: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把50mL碘水和15mL苯加入分液漏斗中,盖好玻璃塞→倒转分液漏斗,振荡→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口的小孔→旋开活塞,用烧杯盛接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GFHEDCAB,
故答案为:F;H;C;A;B;
(ii)苯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发生化学反应,碘在苯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应可用苯作萃取剂,
故答案为:苯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发生化学反应,碘在苯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iii)不打开活塞,液体在大气压作用下无法流出,目的是保持分液漏斗内外压力平衡,使液体易于流下,
故答案为:保持分液漏斗内外压力平衡,使液体易于流下;
(3)苯的密度比水小,则苯在上层,苯中溶解碘,分离二者,可用蒸馏的方法,蒸馏时需蒸馏装置,X为蒸馏烧瓶,Y为冷凝管,为充分冷凝,冷凝水应从下端进,上端出,最后苯在锥形瓶中回收,装置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错误,温度计水银球伸入到液面以下,温度计水银球应与烧瓶支管口相平测蒸气温度,
故答案为:上;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水银球伸入到液面以下.
解析
解:(1)过滤适用于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海藻在坩埚中灼烧,加水浸泡,经过滤得到残渣和滤液,将碘水中的碘单质萃取出来,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即可,
加入苯萃取,经分液后得到碘的苯溶液,由以上分析可知①为过滤,③为萃取,④为分液,
故答案为:过滤;萃取;分液;
(2)(i)③、④顺序为: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把50mL碘水和15mL苯加入分液漏斗中,盖好玻璃塞→倒转分液漏斗,振荡→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口的小孔→旋开活塞,用烧杯盛接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GFHEDCAB,
故答案为:F;H;C;A;B;
(ii)苯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发生化学反应,碘在苯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应可用苯作萃取剂,
故答案为:苯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发生化学反应,碘在苯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iii)不打开活塞,液体在大气压作用下无法流出,目的是保持分液漏斗内外压力平衡,使液体易于流下,
故答案为:保持分液漏斗内外压力平衡,使液体易于流下;
(3)苯的密度比水小,则苯在上层,苯中溶解碘,分离二者,可用蒸馏的方法,蒸馏时需蒸馏装置,X为蒸馏烧瓶,Y为冷凝管,为充分冷凝,冷凝水应从下端进,上端出,最后苯在锥形瓶中回收,装置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错误,温度计水银球伸入到液面以下,温度计水银球应与烧瓶支管口相平测蒸气温度,
故答案为:上;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水银球伸入到液面以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