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苹果酸如图所示,常用做汽水、糖果的添加剂.写出苹果酸分别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Na______.(2)Na2CO3______.(3)CH3CH2OH(H2SO4,△)______.

正确答案

(1)苹果酸中的羧基和醇羟基均可以和金属钠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2)苹果酸中的羧基可以和碳酸钠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HOOCCH(OH)CH2COOH+Na2CO3→NaOOCCH(OH)CH2COONa+CO2↑+H2O,故答案为:HOOCCH(OH)CH2COOH+Na2CO3→NaOOCCH(OH)CH2COONa+CO2↑+H2O;

(3)苹果酸中的羧基可以和乙醇之间发生酯化反应,

原理是:HOOCCH(OH)CH2COOH+2C2H5OH

C2H5OOCCH(OH)CH2COOC2H5+2H2O,

故答案为:HOOCCH(OH)CH2COOH+2C2H5OH

C2H5OOCCH(OH)CH2COOC2H5+2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芳炔类大环化合物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几何形状的这一类物质在高科技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合成芳炔类大环的一种方法是以苯乙炔(结构简式CH≡C-

,可以简写为

≡-

)为基本原料,经过反应得到一系列的芳炔类大环化合物,其结构为:

(1)上述系列中第1种物质的分子式为______

(2)已知上述系列第1至第4种物质的分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分别将它们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的分散系为______

(3)仔细分析以苯乙炔为基本原料,经过一定反应而得到最终产物时苯乙炔组成上的变化.假设反应过程中原料无损失,理论上消耗苯乙炔与所得芳炔类大环化合物的质量比为______

(4)已知:以乙醇做溶剂CH2Br-CH2Br(1,2-二溴乙烷)与NaOH加热可以反应生成CH≡CH和NaBr等,该反应化学上称为消去反应.写出其方程式:______

在实验中,制备上述系列化合物的原料苯乙炔可用苯乙烯(CH2=CH-

)与Br2为主要起始物质,通过加成、消去两步反应制得.写出由苯乙烯制取苯乙炔的两步化学方程式(其他试剂自选).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由图中1物质的结构简式,结合C的四价结构,可得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24H12,故答案为:C24H12

(2)胶体区别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直径在1~100nm,所以这四种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故答案为:胶体;

(3)观察苯乙炔与芳炔类大环化合物的结构,每2个苯乙炔通过C-C连接减少2个H原子,由于成环,所以n个苯乙炔通过n个C-C连接,得到芳炔类大环化合物,整个过程失去2n个H原子,根据质量守恒,所以苯乙炔与所得芳炔类大环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02n:(102n-2n)=51:50,故答案为:51:50;

(4)乙醇做溶剂CH2Br-CH2Br(1,2-二溴乙烷)与NaOH加热,反应生成CH≡CH和NaBr、H2O,所以方程式为

由苯乙烯与溴加成,再由加成产物再碱的醇溶液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即得苯乙炔,所以由苯乙烯制取苯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A 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D化合物中官能团:B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D中含官能团结构简式______.由A聚合生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

④______.

正确答案

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A为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B为乙醇,乙醇氧化生成C,C氧化生成D,故C为乙醛、D是乙酸,乙酸与乙醇生成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E为乙酸乙酯,

(1)B为乙醇,含有羟基;D是乙酸,含有-COOH;CH2=CH2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羟基;-COOH;

(2)反应①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

反应④是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机分子中碳原子连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称为不对称碳原子(或手性碳原子),以*C表示,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如:

(1)标出下列有机物X

 中的手性碳原子:______

(2)下列分子中,没有光学活性的是______,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是______.

A.乳酸 CH3-CHOH-COOH

B.甘油 CH2OH-CHOH-CH2OH

C.脱氧核糖 CH2OH-CHOH-CHOH-CH2-CHO

(3)若使有机物X通过化学变化,使生成物中不再具有手性碳原子从而失去光学活性,可能发

生的反应类型有______.有机物Y的结构简式为,

若使Y通过化学变化失去光学活性,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______.A.酯化  B.水解 C.氧化  D.还原 E.消去.

正确答案

(1)有机分子中碳原子连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称为不对称碳原子,可标为

(带*的C),

故答案为:

(2)CH2OH-CHOH-CH2OH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没有光学活性;CH3-CHOH-COOH中间碳是手性碳原子;CH2OH-CHOH-CHOH-CH2-CHO从到起第二个碳和第三个碳是手性碳原子,故答案为:B;C;

(3)使生成物中不再具有手性碳原子从而失去光学活性,指得是发生反应使手性碳上连有2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有机物X若发生氧化反应,将-CH2OH氧化为醛基从而失去光学活性,有机物X若发生还原反应,将醛基还原为-CH2OH从而失去光学活性,有机物X右边羟基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从而失去光学活性;有机物Y从左起第三个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若右边羟基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将从而失去光学活性;有机物Y若左边酯基发生水解反应,而失去光学活性;有机物Y右边羟基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而失去光学活性,故答案为:C,D,E;A,B,E;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A 是一种分子量为28的气态烃,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

(2)B、C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

(3)写出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反应类型:______.

④______;反应类型:______.

正确答案

A 是一种分子量为28的气态烃,该烃是C2H4,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是乙醇CH3CH2OH,乙醇和氧气反应生成C,C是乙醛CH3CHO,乙醛和氧气反应生成D,D是乙酸 CH3COOH,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E,E是乙酸乙酯CH3COOCH2CH3

(1)通过以上分析知,A是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故答案为CH2=CH2

(2)B是乙醇,C是乙醛,所以B的官能团是羟基,C的官能团是醛基,故答案为:羟基,醛基;

(3)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D的同分异构体是甲酸甲酯,其结构简式为HCOOCH3,故答案为:HCOOCH3

(4)在催化剂条件下,乙烯和水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CH3CH2OH,该反应是加成反应,故答案为:CH2=CH2+H2CH3CH2OH,加成反应;

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乙酸中的羟基被-OCH2CH3取代生成乙酸乙酯,所以属于取代反应或置换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机物X、A、B、C、D、E、F、G、H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其中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烯烃H与HCl加成生成的产物有两种,D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均处在同一平面内.

提示:

+HIO4→R1CHO+R2CHO+HIO3+H2O

回答下列问题:

(1)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D______,

X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H→G:______;

②F→E:______;

(4)C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甲满足以下条件: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③与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1mol甲消耗3mol NaOH.

写出甲所有的结构简式:______.

正确答案

由E在HIO4作用下只生成D,且D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均处在同一平面内可知,E应为CH3CH(OH)CH(OH)CH3,D为CH3CHO,则A为CH3CH2COH,B为CH3COOH,C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含有-COOH,能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应含有酚羟基,且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说明酚羟基和羧基位于对位位置,结合分子式可知C为

,X为

,E为CH3CH(OH)CH(OH)CH3,且烯烃H与HCl加成生成的产物有两种,可知H为CH3CH2CH=CH2,G为CH3CH(Cl)CH=CH2,则F为CH3CH(Cl)CH(Cl)CH3

(1)由以上分析可知C为

,含有酚羟基和羧基,故答案为:酚羟基(羟基)、羧基;

(2)①由以上分析可知D为CH3CHO,故答案为:CH3CHO;

②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

故答案为:

(3)①H为CH3CH2CH=CH2,由题意可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Cl)CH=CH2

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H2CH=CH2+Cl2CH3CH(Cl)CH=CH2+HCl,

故答案为:CH3CH2CH=CH2+Cl2CH3CH(Cl)CH=CH2+HCl;

②F为CH3CH(Cl)CH(Cl)CH3,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E为CH3CH(OH)CH(OH)CH3

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H(Cl)CH(Cl)CH3+2NaOHCH3CH(OH)CH(OH)CH3+2NaCl,

故答案为:CH3CH(Cl)CH(Cl)CH3+2NaOHCH3CH(OH)CH(OH)CH3+2NaCl;

(4)C为

,对应的同分异构体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分子应为对称结构,与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1mol甲消耗3mol NaOH,则分子中应含有3个-OH,则可能的结构有

故答案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Ⅰ.1)请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把正确答案(编号)填写在表格对应类别中

2)上述10种物质中,互为位置异构体的是(填写编号)______.

Ⅱ.用系统命名法写出下列烃的名称:

1)(CH32CHCH=CHCH(C2H5)CH2CH3

2)

Ⅲ.物质A的系统命名为“1-丁烯”,其结构简式为______,请写出与该化合物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所有其他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及对应名称.

正确答案

Ⅰ、1)因⑩中含有苯环,故⑩是芳香烃;因③中含有卤素原子,故③是卤代烃;因①、⑨中含有醇羟基,故①、⑨属于醇;因⑤、⑥中含有酚羟基,故⑤、⑥属于酚;因⑦中含有醛基,故⑦属于醛;因②中含有羰基,故②属于酮;因⑧中含有羧基,故⑧是羧酸;因④中含有酯基,故④是酯;故答案为:

2)因⑤与⑥同属于酚,但取代基与官能团的位置不同,所以两者为位置异构体,故答案为:⑤与⑥;

Ⅱ、1)(CH32CHCH=CHCH(C2H5)CH2CH3的系统命名法为:2-甲基-5-乙基-3-庚烯,故答案为:2-甲基-5-乙基-3-庚烯;

   2)

的系统命名法为:2,4,6-三甲基-3-乙基辛烷,故答案为:2,4,6-三甲基-3-乙基辛烷;

Ⅲ、1-丁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H3,该化合物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所有其他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及对应名称为:CH3CH=CHCH3,2-丁烯;CH2=C(CH32,2-甲基-1-丙烯.

故答案为:CH2=CHCH2CH3;CH3CH=CHCH3,2-丁烯;CH2=C(CH32,2-甲基-1-丙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烷烃的通式可表示为______,含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名称是______,其化学式为______.乙酸俗称为______,官能团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烷烃结构,可知烷烃在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

设某烷烃与甲烷相差x个CH2,则它的碳原子的数目为x+1,氢原子的数目为2x+4,

即化学式为C(x+1)H(2x+4),令n=x+1,所以烷烃的通式可表示为Cn H(2n+2 )

根据烷烃的习惯命名法,分子里含有5个碳原子数的烷烃,叫戊烷,分子式为C5 H12

乙酸俗称醋酸,含有羧基,羧基的结构简式为-COOH.

故答案为:Cn H(2n+2 );戊烷;C5 H12;醋酸;-COOH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可简写为

降冰片烯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1)降冰片烯属于__________。

a.环烃 b.不饱和烃 c.烷烃 d.芳香烃

(2)降冰片烯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3)降冰片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有一个六元环的单环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降冰片烯不具有的性质__________。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正确答案

(1)b

(2)C7H10 (3)

(4)a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列化合物中,有多个官能团: A. B. C.

D. E.

(1)可以看做醇类的是(填入编号,下同)____;

(2)可以看做酚类的是____;

(3)可以看做羧酸类的是____;

(4)可以看做酯类的是____。

正确答案

(1)B、D

(2)A、B、C

(3)B、C、D

(4)E

下一知识点 :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