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管系统
- 共648题
男,70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7小时,就诊时突然心悸,无头晕。查体:BP10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8次/分,律不齐。心电监测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悸进行性加重,伴喘憋,不能平卧。查体:BP90/60mmHg,端坐位,急性病容,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率105次/分, 律不齐。心电监测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该患者喘憋的最可能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患者心悸进行性加重,伴喘憋,不能平卧,端坐位,急性病容,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提示左心衰竭。
治疗前壁心肌梗死并发短阵室速首选
正确答案
解析
前壁心肌梗死并发短阵室速首选利多卡因。胺碘酮常用于心律失常,可排除E项。
患者,女,50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血压170/100mmHg,治疗其心功能不全应首选
正确答案
解析
该患者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血压增高,治疗心功能不全首选硝普钠,一方面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轻左心功能不全,另一方面还能降低过高的血压因此成为首选治疗药物。
近期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要施行择期手术的适宜时间至少应在病情稳定后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6个月内,不宜施行择期手术;6个月以上且无心绞痛发作,可在良好的监护条件下施行手术。
心电图上I和aVL导联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改变,其梗死部位是心脏的
正确答案
解析
高侧壁心梗的导联改变是I和aVL,可能受累的冠脉是左回旋支。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2天血清检查仍可能高于正常的指标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心梗后,肌钙蛋白T在心梗后3-4小时即可增高,10-14天后正常,所以12天检査时仍可能高于正常。
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首选
正确答案
解析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药物治疗: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断剂,弛缓肥厚的心肌,防止心动过速及维持正常窦性心律。
患者,女,66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2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心室壁瘤、栓塞、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乳头肌功能失调主要因缺血、坏死引起,可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有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和中晚期喀喇音,但经过抗缺血治疗,症状可以改善。若为乳头肌断裂则杂音不会消失。
50岁,女性,患心绞痛2年余,因情绪激动突然发作比以前严重的胸痛,疑为急性心肌梗死以下哪项诊断最有价值
正确答案
解析
肌红蛋白为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常在起病后2小时内升高,12小时内达高峰,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最早,也很敏感,因此肌红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最有价值。
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破裂最常见部位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心梗的并发症心脏破裂较少见,其中多为左心室游离壁破裂,偶为室间隔破裂。
男,45岁。患高血压13年,2年前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门诊测血压145/70mmHg,心率96次/分,该患者最适宜的降压药物是
正确答案
解析
β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心肌的β1受体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缺血反复发作,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对改善近、远期预后均有重要作用。故患者有心肌梗死病史,有高血压,最适宜的降压药为β受体阻滞剂,此题选A普萘洛尔。
患者,男,57岁。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检查BP90/60mmHg,心率42次/分,律齐。最可能的心律失常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下壁心肌梗死常累及心传导系统,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疑有早期心源性休克末梢循环改变,血压90/70mmHg(12/9.3kPa),尿比重1. 016,中心静脉压13cmH2O。治疗时应首选
正确答案
解析
低分子右旋糖酐主要用于:①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急性失血、创伤和烧伤性休克;②改善微循环,抗休克效果更好;③也用于DIC,血栓形成性疾病,如脑血栓、心肌梗死、心绞痛、视网膜动静脉血栓、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输液后如中心静脉压上升>18cmH2O,肺小动脉楔压>15〜18mmHg,则应停止。
患者,男,51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起病第二天发生心房颤动,心室率184次/分,血压84/50mmHg,气急发绀,首选的治疗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患者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以及室性心动过速,应尽快用同步电击除颤。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首选药物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室性期前收缩,首选利多卡因;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室性期前收缩,首选药物是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梗后猝死发生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