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传媒的变迁
- 共438题
1
题型:
单选题
|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如果你生活在中国近代,你能领会当时社会生活有哪些变化
①可以乘轮船到外地经商②可以用电报与亲友联系
③可以下载电影《歌女红牡丹》④可以到《申报》上登广告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某学生要以“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主题撰写小论文,他可以选择的研究对象有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大会盛况的传媒有:()
①报纸②广播③电视④互联网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1960年,美国举行总统选举,候选人辩论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比对手更好的印象,而收音机听众却感觉其对手尼克松表现更佳。由此我们可以认为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1896年,李鸿章出访美国,此举引起美国和媒体的极大关注,下列场景在出访期间可能出现的有
①美国民众在机场迎接李鸿章②美国官员陪李鸿章坐汽车游览美国城市
③美国媒体拍摄访问的影像④电视台记者跟踪报道出访活动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以上海为基地,号称清末四大小说的期刊是
①《小说林》②《月月小说》③《绣像小说》④《莽原》⑤《新小说》
正确答案
B
已完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