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传媒的变迁
- 共438题
梁启超认为,报纸“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异端也”。这说明报刊在推动社会进步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使中国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②报纸可以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③报刊可以起到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
[ ]
正确答案
随着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文人论政”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②政府腐败,人民困苦③思想启蒙,民智渐开④舆论开放,言论自由
正确答案
报刊所具备的功能有
①报道新闻②传播知识③通达民情④舆论监督
[ ]
正确答案
“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
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 ]
正确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国歌》(1912年)
材料二 下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
材料三 它(辛亥革命)对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远远超过1840年鸦片战争的影响和作用力。从社会转型的角度上说,1911年的辛亥革命才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因为随着辛亥革命,中国社会才发生真正的结构上的变化。
——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孙中山在捍卫“民国荣光”的过程中有何重大理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材料二可研究民国初期哪些历史主题?并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你对辛亥革命具有“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主要体现:倡导民主共和(或倡导三民主义);推翻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理论贡献:提出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①主题: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理由: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做广告。②主题:实业救国思潮。理由:广告中有“提倡国货,挽回利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标语。③主题:时尚潮流演变。(或“妇女解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理由:广告中时髦女性的穿着打扮。④主题:大众传媒的发展。理由:广告刊登在《申报》上,说明了大众报业的发展。
(3)辛亥革命引起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的全面变革,开启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全面走向近代的历史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或“里程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活动中展出的部分图片。
材料二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1)根据材料一,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传媒形式的名称,并为本次展览拟定一个标题。
(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中四种传媒发展速度,哪种最快?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为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
正确答案
(1)图一报刊、图二电影、图三电视、图四互联网。标题: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神的来源——大众传媒的变迁)等。
(2)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最快。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讯事业的快速发展。
(3)到图书馆查询、互联网查询、书面问卷调查、民间访谈等。
下列事件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②轮船开始进入中国
③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④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创刊
[ ]
正确答案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媒介是
[ ]
正确答案
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以后《山东官报》、《济南日报》等多种报纸在济南陆续出现,读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它对人们的影响有
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减少文盲④传播新知
[ ]
正确答案
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