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是中国电影业起步105周年。1905年,中国自行摄制了第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定军山》。它的出现不能说明

A中国电影制作事业的序幕被揭开

B国粹艺术被用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C一种新的传媒形式在中国出现

D中国的电影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吴玉章回忆,1936年8月12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总司令杨靖宇来信说:“贵报内容精彩,议论正确,自不必说,而所标出宗旨为‘不分党派,不问信仰,团结全民,抗日救国’正与敝军之宗旨相合。……正因为如此,故贵报深得敝军全体士兵的欢迎。”这说明《救国时报》

A起到了宣传抗日主张的作用

B丰富了军队士兵的业余生活

C加强了部队的政治宣传工作

D有利于推动全民族抗战爆发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2年4月28日,l7岁的安徽高中生小郑为了买一个iPad2,竟然以2万元的价格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这件事引发媒体热议,连美国的一些媒体也报道了这个“卖肾买苹果”的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科技产品能给人带来全新的享受

B我们既要利用高科技之利又要认识其弊

C对高科技产品就应努力追求拥有

D电子产品的诱惑力谁都不可阻挡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申报》发刊词中说“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由此能够判断《申报》

A起初由外国人在上海创办

B内容丰富,真实可信,通俗易懂

C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D服务的对象是大商人、政界人士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位欧洲的环球旅游家,于1918年来到中国的某个大城市,在该城市他不可能见到

A一群年轻人到电影院看《歌女红牡丹》

B有人在谈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该城市刚好在举办大型舞会

D读报纸时,看到一则征婚广告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受媒体关注最热的名词是“我爸是李刚”、“我舅是局长”、“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动车‘轻微’碰撞”等,这突出反映了

A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实行的制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

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C报纸和广播传媒的普及

D电影和电视机的成功发明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96年8月10日《申报》刊登广告:徐园初三夜仍设文虎(灯谜)候教,西洋影戏,客串戏法。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洋影戏”已遍布中国各地

B中国人的娱乐活动更加丰富

C“西洋影戏”伴随着优美的旋律

D中国大众娱乐发生彻底改变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作为一档电视娱乐节目,湖南电视台举办的“超级女声”“快乐男生”以及随后兴起的“红楼选秀”“奇迹舞动”等娱乐节目都曾轰动一时,并使诸多少男少女一夜之间成为耀眼的新星。这一文化生活现象折射出

A大众审美的世俗化倾向

B传统伦理意识面临挑战

C国人的文化观念开始走向多元化

D政府放弃了对文化传媒的管控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泉,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西方法律开始传人中国

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大公报属于政论性报刊

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正确答案

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大众传媒的变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