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传媒的变迁
- 共438题
1
题型:
单选题
|
在中国近代,封建文化的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下列对封建解体起重要作用的是
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②报纸 ,杂志等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
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的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能够说明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义勇军进行曲》是下列哪部电影的插曲()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上海有“中国近代化的缩影”之称,下列选项不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下列有关标题,出现常识性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辛亥革命时期,北京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新创办的报纸最多,有50多家。报纸的急剧增加,有的报纸为了抢时间,多发稿,增出午刊和晚刊,有的一接到电报立刻印发号外。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近代以来,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具体是在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创刊于1861年11月《上海新报》发刊词写到:“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目的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1897年,上海人孙宝暄在日记里记载:“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群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中国人能看到自己制作的最早的“电光影戏”是
正确答案
A
已完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