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传媒的变迁
- 共438题
报刊、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习惯,它有利也有弊。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各个方面调查互联网对社会和中学生的影响。他们所拟定的调查报告的题目最贴切的是
[ ]
正确答案
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做的事情有
①网上购物②网上炒股③远程教育④网络游戏
[ ]
正确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活动中展出的部分图片。
材料二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1)根据材料一,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传媒形式的名称,并为本次展览拟定一个标题。
(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中四种传媒发展速度,哪种最快?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为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
正确答案
(1)图一报刊、图二电影、图三电视、图四互联网。标题: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神的来源——大众传媒的变迁)等。
(2)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最快。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讯事业的快速发展。
(3)到图书馆查询、互联网查询、书面问卷调查、民间访谈等。
右图为1879年外商在上海创办的新式印刷工厂——点石斋书局。1882年广东人徐润看到点石斋图书印制精美,获利甚丰,遂与其兄集资在上海创办同文书局。这是民族印刷工业之始。此后,各地相继出现新式印刷厂,中国近代印刷业初步形成规模。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新式印刷业出现的社会政治背景。(6分)请举一例说明新式印刷业给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带来的新变化。(4分)
正确答案
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遇挫;早期维新思想传播;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先后兴起。报
纸、画报、书籍增加,丰富了社会生活内容,传播了维新思想、革命思想。
第一个破题点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1879年、1882年,表明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时期);第二个破题点:这些企业是新式厂、民族工业(表明了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第三个破题点是:从新式印刷业代表的阶级利益和宣传的内容来分析
传统意义上的三大媒介是指报纸、广播和互联网。
A.对 B.错
正确答案
B
指的是报刊、广播与电视,而非互联网,故错。
有人说:“网络一半是‘红颜’,一半是‘祸水’!沉迷网络,可能会改写人生!”之所以说网络是“红颜”,是因为网络
①信息量很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②可以购物,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③可以学习,开拓了新的学习渠道④可能造成社会问题、人们的心理问题
[ ]
正确答案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②《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
③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④第一步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诞生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