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传媒的变迁
- 共438题
1
题型:
单选题
|
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能够说明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义勇军进行曲》是下列哪部电影的插曲()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创刊于1861年11月《上海新报》发刊词写到:“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目的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1897年,上海人孙宝暄在日记里记载:“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群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中国人能看到自己制作的最早的“电光影戏”是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刊物。1835年刊登了如下内容:“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商工,未知尽力竭力矣。”当时,这一报道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近代在上海创办的报刊杂志有
①《申报》②《时务报》③《民报》④《青年杂志》⑤《每周评论》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民国时期,报头含“民”字的报纸在新闻界中有“竖三民”“横三民”之称。“竖三民”是说“一脉相承”,指《民呼》《民吁》《民立》三报;“横三民”是说“齐头并起”,指《民权》《国民新闻》《中华民报》三报。当时报头含“民”字的报纸成为主流的主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经过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的学习,你觉得近代前期中国人自己创办大量报刊的主要目的是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是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报纸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载体。推动该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②报纸可以迅速传递信息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 ]
正确答案
A
已完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