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能够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发展

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大众传媒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义勇军进行曲》是下列哪部电影的插曲()

A《定军山》

B《风云儿女》

C《渔光曲》

D《英雄儿女》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创刊于1861年11月《上海新报》发刊词写到:“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目的是

A报道重大时事

B宣传政治主张

C评价社会风气

D传播商业信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97年,上海人孙宝暄在日记里记载:“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群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中国人能看到自己制作的最早的“电光影戏”是

A《定军山》

B《白毛女》

C《红色娘子军》

D《小兵张嘎》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刊物。1835年刊登了如下内容:“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商工,未知尽力竭力矣。”当时,这一报道

[ ]

A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觉醒

B表明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C改变了近代中国人办报的主题和特色

D带给了部分中国人新的知识和信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在上海创办的报刊杂志有

①《申报》②《时务报》③《民报》④《青年杂志》⑤《每周评论》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民国时期,报头含“民”字的报纸在新闻界中有“竖三民”“横三民”之称。“竖三民”是说“一脉相承”,指《民呼》《民吁》《民立》三报;“横三民”是说“齐头并起”,指《民权》《国民新闻》《中华民报》三报。当时报头含“民”字的报纸成为主流的主要原因是

[ ]

A深受三民主义的影响

B为了发动民众的力量进行民主革命

C为了推动报刊业的快速发展

D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经过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的学习,你觉得近代前期中国人自己创办大量报刊的主要目的是

[ ]

A丰富社会生活

B促进商品销售

C启蒙思想,唤醒民众

D宣传政府政策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是

[ ]

A《邸报》

B《戏报》

C《中外纪闻》

D《昭文新报》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报纸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载体。推动该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②报纸可以迅速传递信息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大众传媒的变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