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包括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②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③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电影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其特点不包括( )

A制作精良,画面清晰

B可以让观众得到视觉和听觉享受

C时效性强,能与时代同步

D能给观众带来情感参与和体验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1905年中国人摄制的电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这部电影是

A《定军山》

B《风云儿女》

C《渔光曲》

D《歌女红牡丹》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78年3月7日,上海《申报》馆启示:“如远近诸君子,有已成未刊之著作,拟将问世,本馆愿出价购稿,代为排印。”这主要反映了

[ ]

A维新运动时期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

B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C当时中国的办报人唯利是图

D洋务运动的兴起给报刊业带来了变化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年来,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 ]

A电影

B电报

C报刊

D电话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 ]

A当时报刊的言论不受限制

B当时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当时报刊已成为宣传民主和科学的工具

D当时报刊的舆论功能已被社会认知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不符合改革开放以来报刊业发展状况的表述的是

[ ]

A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B各种专业性报刊纷纷创办

C刊物的种类有所减少

D党报党刊发挥主导宣传作用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到大众传媒时代的标志是

[ ]

A报纸的出现

B电影的出现

C广播的出现

D互联网的出现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 ]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文学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大众传媒的变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