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顿第二定律
- 共12933题
质量m=5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拉力F1=10N的作用,恰能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求当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斜向右上方拉力F2=20N作用时的加速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1.8m/s2
解析
解:当用10N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受力分析有:
物体匀速运动故有:f=μN=F1cos37°
N+F1sin37°=mg
所以有动摩擦因数为:
当拉力变为F2=20N时,有:
此时有:F2cos37°-μN′=ma
N′+F2sin37°-mg=0
由此解得:a=≈1.8m/s2
故答案为:1.8m/s2.
新墨西哥州的理查德,在深达一百多米的里奥格兰德峡谷的大桥上,进行极限跳伞.由于他跳下后先做了两个动作,错过打开降落伞的最佳时间(下落后3s),当他准备打开降落伞时,他已经下落了5s,当打开降落伞时已经离水面很近,结果他重重地拍在水面上,受了重伤.事后,通过录像分析得知,打开降落伞至接触水面前的最后1.4s时间内速度为48m/s降到9.6m/s,下降距离31m.假定降落伞打开之前理查德所受阻力恒定,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通过阅读上述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降落伞打开之前理查德所受阻力是其和降落伞总重的多少倍?
(2)打开降落伞的最佳位置离水面大约为多高?
(3)降落伞打开后的下落过程中理查德和降落伞所受阻力是增大、减少还是不变?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1)降落伞打开之前运动员的加速度为:
a=,
对运动员受力分析得:mg-Ff=ma,
解得:.
(2)大桥的总高度为:H=,
故最佳位置高度为:
.
(3)所受阻力是减小的,假设打开降落伞后阻力不变理查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中①所示,则其打开降落伞后下落的位移为:
故打开降落伞后不能是匀减速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②所示.即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又根据受力情况:mg-Ff=ma,加速度为负,且大小逐渐减小,可知阻力应该逐渐减小.
答:(1)降落伞打开之前理查德所受阻力是其和降落伞总重的0.02倍.
(2)打开降落伞的最佳位置离水面大约为107.8m.
(3)阻力应该逐渐减小.
解析
解:(1)降落伞打开之前运动员的加速度为:
a=,
对运动员受力分析得:mg-Ff=ma,
解得:.
(2)大桥的总高度为:H=,
故最佳位置高度为:
.
(3)所受阻力是减小的,假设打开降落伞后阻力不变理查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中①所示,则其打开降落伞后下落的位移为:
故打开降落伞后不能是匀减速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②所示.即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又根据受力情况:mg-Ff=ma,加速度为负,且大小逐渐减小,可知阻力应该逐渐减小.
答:(1)降落伞打开之前理查德所受阻力是其和降落伞总重的0.02倍.
(2)打开降落伞的最佳位置离水面大约为107.8m.
(3)阻力应该逐渐减小.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C上足够长的木板B左端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A、B间最大静摩擦力大于B、C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拉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反映A、B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及A与B间摩擦力f1、B与C间摩擦力f2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对AB整体,当拉力F小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
对AB整体,当拉力F大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开始加速滑动,加速度为:
;
当拉力足够大时,A、B的加速度不同,故对A,有:
由于μ1mg>μ2(M+m)g,故aA2<aA3;故A正确;
B、对AB整体,当拉力F小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即物体B开始阶段的加速度为零,故B错误;
C、当拉力小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此时对物体A,拉力小于μ1mg,静摩擦力等于拉力;
当整体开始加速滑动时,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1=ma;静摩擦力f1逐渐增加,但依然小于μ1mg;
当A、B发生相对滑动后,变为滑动摩擦力,为μ1mg;故C正确;
D、对AB整体,当拉力F小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此时静摩擦力等于拉力;
滑动后,受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μ2(M+m)g,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ACD.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和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间A和B的加速度大小为a1和a2,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力F作用时,
对A有:F弹=m1a
对B有F-F弹=m2a
当突然撤去推力F的瞬间,弹簧弹力没有发生改变,对B受力分析有:
-F弹=m2a2
解得:
A受到弹力作用,撤去F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所以A的加速度不变,仍为a.选项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如图所示.一固定足够长的斜面MN与水平面的夹角α=37°,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P,Q是一带竖直推板的直杆.现使竖直杆Q以水平加速度a=4m/s2水平向右从斜面底N开始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而推动小球P沿斜面向上运动.小球P与直杆Q及斜面之间的摩擦均不计,直杆Q始终保持竖直状态,求:(sin37°=0.6)
(1)该过程中小球P的加速度大小,直杆Q对小球P的推力大小;
(2)直杆Q从开始推动小球P经时间t=0.6s后突然停止运动并立即撤出,小球P由于惯性向上滑动达最高点到N点的距离及返回到N点所用时间?(可以用根式表示)
正确答案
解:
(1)如图,对小球P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水平方向:N1-N2sin37°=max
竖直方向:N2cos37°-mg=may
已知:ax=a=aPcos37°=4m/s2
所以
因为:ay=aPsin37°=3m/s2
所以解得:N2=16.25N,N1=13.75N;
(2)在t=0.6s内小球P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
位移x1=
0.6s末的速度v1=apt=5×0.6m/s=3m/s
撤去直杆Q后,小球P做类竖直上抛,其加速度大小:
a′=gsin37°=6m/s2,
小球还能上升的距离
所以:小球达最大高度时与N点的距离
x=x1+x2=0.9+0.75=1.65m
小球上升的时间
小球P在最高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gsin37°=6m/s2,产生位移x=1.65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有:
x=
得运动时间
所以小球回到N点所用时间t=t1+t2=1.2s.
答:(1)该过程中小球P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直杆Q对小球P的推力大小为13.75N;
(2)直杆Q从开始推动小球P经时间t=0.6s后突然停止运动并立即撤出,小球P由于惯性向上滑动达最高点到N点的距离为1.65m及返回到N点所用时间为1.2s.
解析
解:
(1)如图,对小球P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水平方向:N1-N2sin37°=max
竖直方向:N2cos37°-mg=may
已知:ax=a=aPcos37°=4m/s2
所以
因为:ay=aPsin37°=3m/s2
所以解得:N2=16.25N,N1=13.75N;
(2)在t=0.6s内小球P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
位移x1=
0.6s末的速度v1=apt=5×0.6m/s=3m/s
撤去直杆Q后,小球P做类竖直上抛,其加速度大小:
a′=gsin37°=6m/s2,
小球还能上升的距离
所以:小球达最大高度时与N点的距离
x=x1+x2=0.9+0.75=1.65m
小球上升的时间
小球P在最高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gsin37°=6m/s2,产生位移x=1.65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有:
x=
得运动时间
所以小球回到N点所用时间t=t1+t2=1.2s.
答:(1)该过程中小球P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直杆Q对小球P的推力大小为13.75N;
(2)直杆Q从开始推动小球P经时间t=0.6s后突然停止运动并立即撤出,小球P由于惯性向上滑动达最高点到N点的距离为1.65m及返回到N点所用时间为1.2s.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0kg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F=50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
(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a;
(2)物体在t=2.0s时速度的大小v.(g=10m/s2)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ma
则得物体的加速度 a=-μg=
-0.2×10=3m/s2;
(2)物体在t=2.0 s时速度的大小
v=at=3×2m/s=6m/s
答:
(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a为3m/s2;
(2)物体在t=2.0s时速度的大小v为6m/s.
解析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ma
则得物体的加速度 a=-μg=
-0.2×10=3m/s2;
(2)物体在t=2.0 s时速度的大小
v=at=3×2m/s=6m/s
答:
(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a为3m/s2;
(2)物体在t=2.0s时速度的大小v为6m/s.
粗糙水平面放置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大小F=4.0N的外力作用,θ可在图示平面内从0°~180°范围内变化.为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可通过如图装置进行DIS实验,收集数据进行研究.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取θ=0°,通过传感器收集到位移x与时间平方t2关系如图2所示,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
(2)在保持物体m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改变θ的取值,通过传感器测得θ与物体加速度a的关系如图3所示,求图示中的a1、a2、a3的数值分别为多少?
正确答案
解:(1)取θ=0°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位移时间公式得:
x=
由数学知识知,图2的斜率等于,而斜率k=1,解得 a=2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ma
解得 μ=0.2.
(2)由图知θ在0-内,当θ=θ1时a取得最大值.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θ-μ(mg-Fsinθ)=ma
可得 a=-μg=4(cosθ+0.2sinθ)-2
根据数学知识得:a=4sin(θ+α)-2,式中 tanα=5
可知a的最大值为 a1=4-2≈2.08m/s2.
当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F)=ma2,解得a2=-1.2m/s2.
当θ=π时,有-μ(mg+F)=ma3,解得a3=-2.8m/s2.
答: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为0.2;
(2)图示中的a1、a2、a3的数值分别为2.08m/s2、-1.2m/s2、-2.8m/s2.
解析
解:(1)取θ=0°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位移时间公式得:
x=
由数学知识知,图2的斜率等于,而斜率k=1,解得 a=2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ma
解得 μ=0.2.
(2)由图知θ在0-内,当θ=θ1时a取得最大值.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θ-μ(mg-Fsinθ)=ma
可得 a=-μg=4(cosθ+0.2sinθ)-2
根据数学知识得:a=4sin(θ+α)-2,式中 tanα=5
可知a的最大值为 a1=4-2≈2.08m/s2.
当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F)=ma2,解得a2=-1.2m/s2.
当θ=π时,有-μ(mg+F)=ma3,解得a3=-2.8m/s2.
答: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为0.2;
(2)图示中的a1、a2、a3的数值分别为2.08m/s2、-1.2m/s2、-2.8m/s2.
一辆质量为m=2×103kg的汽车在恒定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2m/s2,经过4s关闭发动机,此后在阻力作用下匀减速运动,匀减速开始后的第1s内运动了6m.求:
(1)汽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的从开始运动到最后静止总位移大小?
(3)汽车在减速运动中受到的阻力的大小?
正确答案
解:(1)匀加速结束时速度为:v=a1t1=4×2=8m/s
与减速第1s内的位移为:S0=vt-a2t2
解得:a2=4m/s2
(2)匀减速时间为:t2==
=2s
总位移为:s=m
(3)减速是过程中摩擦力提供加速度,则:f=m a2=8×103N
答:(1)汽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4m/s2;
(2)汽车的从开始运动到最后静止总位移大小是24m;
(3)汽车在减速运动中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是8×103N.
解析
解:(1)匀加速结束时速度为:v=a1t1=4×2=8m/s
与减速第1s内的位移为:S0=vt-a2t2
解得:a2=4m/s2
(2)匀减速时间为:t2==
=2s
总位移为:s=m
(3)减速是过程中摩擦力提供加速度,则:f=m a2=8×103N
答:(1)汽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4m/s2;
(2)汽车的从开始运动到最后静止总位移大小是24m;
(3)汽车在减速运动中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是8×103N.
如图所示,50个大小相同,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为30°,各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则第3个小物块对第2个小物块的作用力大小为______.
正确答案
0.96F
解析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
a==
-gsin30°-μgcos30°.
隔离对12两个物体分析,有:F-2mgsin30°-μ•2mgcos30°-N=2ma.
解得:N=0.96 F.
故答案为:0.96F
2014年初,“雪龙号”破冰船成功营救俄罗斯科考人员后被浮冰围困.脱困方式为:接触重冰区前,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距离l到达重冰区,此时速度为v,且恰好达到额定功率P,然后冲上重冰区冰面,利用船头的冰刀和船体把冰压碎,最终脱困.已知船总质量为m,求:
(1)船接触重冰区前的加速度大小a;
(2)船刚接触重冰区时所受的阻力大小f.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2=2al,
解得a=.
(2)根据P=Fv知,牵引力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
解得f=.
答:(1)船接触重冰区前的加速度大小为;
(2)船刚接触重冰区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为.
解析
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2=2al,
解得a=.
(2)根据P=Fv知,牵引力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
解得f=.
答:(1)船接触重冰区前的加速度大小为;
(2)船刚接触重冰区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