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顿第二定律
- 共12933题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3kg、mB=1kg的物块A、B置于足够长的水平面上,F=13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一起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已知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0.1、μB=0.2,取g=10m/s2.则:
(1)物块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
(2)若物块A、B一起运动的速度v=10m/s时,撤去水平力F,此时A对B的作用力多大?此后物块B滑行的最远距离?
正确答案
解:(1)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μAmAg-μBmBg=(mA+mB)a,
代入数据解得:a=2m/s2
(2)对整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AmAg+μBmBg=(mA+mB)a′
代入数据解得:a′=1.25m/s2
对B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BmBg-N=mBa′
代入数据解得:N=0.75N,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答:(1)物块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为2m/s2;
(2)若物块A、B一起运动的速度v=10m/s时,撤去水平力F,此时A对B的作用力为0.75N,此后物块B滑行的最远距离为40m.
解析
解:(1)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μAmAg-μBmBg=(mA+mB)a,
代入数据解得:a=2m/s2
(2)对整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AmAg+μBmBg=(mA+mB)a′
代入数据解得:a′=1.25m/s2
对B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BmBg-N=mBa′
代入数据解得:N=0.75N,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答:(1)物块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为2m/s2;
(2)若物块A、B一起运动的速度v=10m/s时,撤去水平力F,此时A对B的作用力为0.75N,此后物块B滑行的最远距离为40m.
一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如图(a)所示,速度v随时间t变化如图(b)所示(g=10m/s2).求:
(1)1秒末物块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
(2)物块质量m
(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正确答案
解:
(1)由图(a)中可知,当t=1s时,F1=f1=4N
(2)由图(b)中可知,当2s~4s内,物块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
=2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2-μmg=ma
在4s~6s内,物块做匀速运动,则有
F3=f3=μmg
所以联立得 m==
=2kg
(3)由F3=f3=μmg 得
μ==
=0.4
答:
(1)1秒末物块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是4N;
(2)物块质量m为2kg;
(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解析
解:
(1)由图(a)中可知,当t=1s时,F1=f1=4N
(2)由图(b)中可知,当2s~4s内,物块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
=2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2-μmg=ma
在4s~6s内,物块做匀速运动,则有
F3=f3=μmg
所以联立得 m==
=2kg
(3)由F3=f3=μmg 得
μ==
=0.4
答:
(1)1秒末物块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是4N;
(2)物块质量m为2kg;
(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块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其水平的上表面左端放一质量为m的滑块B,已知木块长为L,滑块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拉滑块B.
(1)当长木块A的位移为多少时,B从A的右端滑出?
(2)求上述过程中滑块与木块之间产生的内能.
正确答案
解:(1)AB发生相对滑动,对A:a==μg,对B:a′=
滑出时满足:
A的位移为:s==
(2)滑块与木块之间产生的内能Q=fL相对=μmgL
答:(1)当长木块A的位移为时,B从A的右端滑出.(2)上述过程中滑块与木块之间产生的内能μmgL.
解析
解:(1)AB发生相对滑动,对A:a==μg,对B:a′=
滑出时满足:
A的位移为:s==
(2)滑块与木块之间产生的内能Q=fL相对=μmgL
答:(1)当长木块A的位移为时,B从A的右端滑出.(2)上述过程中滑块与木块之间产生的内能μmgL.
图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它的水平传送带的长度L=6m,传送带的皮带轮的半径均为R=0.3m,传送带的上部距离地面的高度h=0.45m.现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旅行包以υ0=8m/s的初速度水平地从左端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皮带轮与皮带之间不打滑,g取10m/s2.
(1)若传动带静止,旅行包滑到B端时,人若没有及时取下,旅行包将从B端滑落,则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2)设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若皮带轮的角速度ω1=20rad/s,则旅行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又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旅行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μg=6m/s2.
旅行包到达B端的速度为
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s=vt==0.6m
(2)当ω1=20rad/s时,皮带的速度为v1=Rω1=8m/s.
所以旅行包到达B端的速度也为4m/s.
包的落地点距B段的水平距离为s=v1t=8×0.3m=2.4m.
答:(1)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0.6m
(2)设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若皮带轮的角速度ω1=20rad/s,则旅行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又是2.4m
(2015秋•诸暨市校级期中)飞机在水平直线跑道上加速滑行时受到机身重力mg、竖直向上的机翼升力F升、发动机推力F推、空气阻力F阻、地面支持力FN和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摩.已知升力与阻力均与飞机运动的速度平方成正比,即F升=k1v2,F阻=k2v2,轮胎和地面之间的等效动摩擦因数为μ.设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时发动机推力F推=、动摩擦因数为μ=0.2
(1)飞机离开跑道时的起飞速度.
(2)飞机在水平跑道上匀加速滑行所需条件是什么?
(3)若飞机在水平跑道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后起飞,则在跑道上匀加速滑行时间为多少?
正确答案
(1解:(1)根据题意有飞机离开跑道时,飞机的升力与重力平衡,故有:
解得飞机起飞时的速度为:
(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飞机水平方向受推力摩擦力和阻力作用,合力使飞机产生加速度有:
F推-F阻-F摩=ma
代入数据可得:
要使飞机做匀加速运动,故可知:
即满足:k2=μk1
(3)由(2)问知,飞机做匀加速运动时满足k2=μk1,所以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由(1)知飞机的起飞速度为,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飞机加速的时间为:
t==20
答:(1)飞机离开跑道时的起飞速度为;
(2)飞机在水平跑道上匀加速滑行所需条件是:k2=μk1;
(3)若飞机在水平跑道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后起飞,则在跑道上匀加速滑行时间为20
解析
(1解:(1)根据题意有飞机离开跑道时,飞机的升力与重力平衡,故有:
解得飞机起飞时的速度为:
(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飞机水平方向受推力摩擦力和阻力作用,合力使飞机产生加速度有:
F推-F阻-F摩=ma
代入数据可得:
要使飞机做匀加速运动,故可知:
即满足:k2=μk1
(3)由(2)问知,飞机做匀加速运动时满足k2=μk1,所以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由(1)知飞机的起飞速度为,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飞机加速的时间为:
t==20
答:(1)飞机离开跑道时的起飞速度为;
(2)飞机在水平跑道上匀加速滑行所需条件是:k2=μk1;
(3)若飞机在水平跑道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后起飞,则在跑道上匀加速滑行时间为20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小车质量为M,站在小车水平底板上的人质量为m.人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绳子拉小车,定滑轮上下两侧的绳子都保持水平,不计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在人和车一起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绳子拉力为T,人与车间的静摩擦力为f,假设车对人的静摩擦力向左,人对车的静摩擦力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T-f=ma
T+f=Ma
解得
T=(M+m)a ①
f=(M-m)a ②
a= ③
由②式可知,当M=m时,无摩擦力;当M>m时,假设成立,即车对人的静摩擦力向左,人对车的静摩擦力向右;当M<m时,摩擦力方向与假设的方向相反,即车对人的静摩擦力向右,人对车的静摩擦力向左;故A正确,B错误,D错误;
由③式,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故C正确;
故选A、C.
(2015秋•龙岩期末)质量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如果升降机运动时加速度的绝对值为a,升降机底板对人的支持力N=ma+mg,则可能的情况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人的加速度a==a,方向向上,所以升降机向上以加速度a加速或向下以加速度a减速.故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球A、B,由轻质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正在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电梯内,细线承受的拉力为F,此时突然剪断细线,在绳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对A、B球组成的系统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隔离对B分析,有:2mg-F弹=2ma,
解得弹簧的弹力为:F弹=2mg-2ma=.
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对A,有:mg+F弹=ma′,
解得:+g.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3N和4N两个共点力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两个力合成时,合力的范围为F1+F2≥F合≥|F1-F2|可知,3N和4N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7N≥F合≥1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产生的加速度a=可知,该合力作用在1kg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的范围为:7m/s2≥a≥1m/s2,所以AB有可能,CD不可能.
故选:AB.
如图所示,航空母舰上的水平起飞跑道长度L=160m.一架质量为m=2.0×104kg的飞机从跑道的始端开始,在大小恒为F=1.2×105N的动力作用下,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f=2×104N.飞机可视为质点,取g=10m/s2.求:
(1)飞机在水平跑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航空母舰静止不动,飞机加速到跑道末端时速度大小;
(3)若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的方向以10m/s匀速运动,飞机从始端启动到跑道末端离开.这段时间内航空母舰对地位移大小.
正确答案
解:(1)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到推力与阻力作用,设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合=F-Ff=ma,
代入数据得 a1=5.0 m/s2 .
(2)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v2=2aL,
代入数据得 飞机到达倾斜跑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v=40 m/s.
(3)对于飞机,
对于航空母舰有 x2=v0t,
由几何关系:x1-x2=L
即有 ,
代入数据解得t=8s.
飞机离开航空母舰时,航空母舰的对地位移大小x2=v0t=80m.
答:(1)飞机在水平跑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5.0 m/s2;
(2)若航空母舰静止不动,飞机加速到跑道末端时速度大小为40m/s.
(3)这段时间内航空母舰对地位移大小为80m.
解析
解:(1)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到推力与阻力作用,设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合=F-Ff=ma,
代入数据得 a1=5.0 m/s2 .
(2)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v2=2aL,
代入数据得 飞机到达倾斜跑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v=40 m/s.
(3)对于飞机,
对于航空母舰有 x2=v0t,
由几何关系:x1-x2=L
即有 ,
代入数据解得t=8s.
飞机离开航空母舰时,航空母舰的对地位移大小x2=v0t=80m.
答:(1)飞机在水平跑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5.0 m/s2;
(2)若航空母舰静止不动,飞机加速到跑道末端时速度大小为40m/s.
(3)这段时间内航空母舰对地位移大小为80m.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