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吊篮A,物体B.物体C的质量分别为m、3m、2m.B和C分别固定在弹簧两端,弹簧的质量不计.B和C在吊篮的水平底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将悬挂吊篮的轻绳剪断的瞬间(  )

A吊篮A的加速度大小为3g

B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g

C物体C的加速度大小为2g

DA.B.C的加速度大小都等于g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弹簧开始的弹力F=3mg,剪断细线的瞬间,弹力不变,

将C和A看成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AC==2g,

即A、C的加速度均为2g.故AD错误,C正确.

B、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B的合力仍然为零,则B的加速度为0.故B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小车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某段时间内车中悬挂的小球A和车水平底板上的物块B都相对车厢静止,悬挂小球A的悬线与竖直线有一定夹角θ,B与车底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假设B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在这段时间内,下述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块B不受摩擦力作用

B物块B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向左

C要使A、B和车保持相对静止,θ最大为37°

D要使A、B和车保持相对静止,θ最大为53°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A和B都相对车厢静止,加速度相同,方向为水平方向,对A受力分析可知,其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恒定水平向左,故加速度恒定,方向水平向左,所以B受摩擦力的作用方向向左,大小恒定.故A错误,B正确;

C、要使A、B和车保持相对静止,则当B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加速度最大,则最大加速度a=

所以A的最大加速度也为7.5m/s2,对A受力分析,加速度a=gtanθ=7.5m/s2,所以θ=37°,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质量为m的小球靠近墙面竖直上抛的频闪照片,甲图是上升时的照片,乙图是下降时的照片,O是运动的最高点.假设小球所受阻力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据此估算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为______

正确答案

mg

解析

解:设每块砖的厚度是d,向上运动上运动时:9d-3d=aT2…①

向下运动时:3d-d=a′T2…②

联立①②得:…③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向上运动时:mg+f=ma…④

向下运动时:mg-f=ma′…⑤

联立③④⑤得:f=mg

故答案为:mg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20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s.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F为汽车重力的0.40倍.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

正确答案

解: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运动的距离:s1=vt==16.67m        

设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汽车的质量为m,有:

F=ma=0.4mg

解得:a=4m/s2

从刹车到停下,汽车运动的距离:s2==

所求距离为:s=s1+s2=16.67+138.9m=155.57m

答: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155.57m

解析

解: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运动的距离:s1=vt==16.67m        

设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汽车的质量为m,有:

F=ma=0.4mg

解得:a=4m/s2

从刹车到停下,汽车运动的距离:s2==

所求距离为:s=s1+s2=16.67+138.9m=155.57m

答: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155.57m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靠在一起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A=1kg,mB=4kg,从t=0开始用水平力FA推A,用水平力FB拉B,FA和F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FA=10-t(N),FB=5+t(N),从t=0到A、B脱离的过程中(  )

A所用时间为2.5s

BA物体位移为73.5m

CA的末速度为21m/s

DA的末速度为7.5m/s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在未脱离的过程中,整体受力向右,且大小恒定为FA+FB=15N,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3m/s2.脱离时满足A、B加速度相同,且弹力为零,故,解得t=7s,故A错误;

B、运动位移为x==×3×72m=73.5m,故B正确;

C、脱离时速度为v=at=3×7m/s=21m/s,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推力作用,6s内F的变化和速度变化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kg,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______(g=10m/s2

正确答案

1

0.2

解析

解:在2-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f=F2=2N.在0-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1-f=ma,a=3m/s2,F1=5N,则m=1kg.

动摩擦因数:

故答案为:1,0.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m=0.4kg的小物块,以Vb=2m/s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2s的时间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A、B之间的距离L=10m.已知斜面倾角θ=30°,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正确答案

解:(1)设物块加速度大小为a,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由运动学公式得,

L=

v=v0+at,

代入数据解得a=3m/s2,v=8m/s.

(2)垂直斜面方向上,FN=mgcosθ-Fsinα,

f=μFN

在沿斜面方向上,Fcosα-mgsinθ-f=ma,

解得F=

答:(1)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3m/s2,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8m/s.

(2)拉力F的大小为4.50N.

解析

解:(1)设物块加速度大小为a,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由运动学公式得,

L=

v=v0+at,

代入数据解得a=3m/s2,v=8m/s.

(2)垂直斜面方向上,FN=mgcosθ-Fsinα,

f=μFN

在沿斜面方向上,Fcosα-mgsinθ-f=ma,

解得F=

答:(1)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3m/s2,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8m/s.

(2)拉力F的大小为4.50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质量均为m=0.8kg,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B物体不受到拉力作用的v-t图象,求:

(1)物体A所受拉力F的大小;

(2)12s末物体A、B之间的距离s.

正确答案

解:(1)设A、B两物块的加速度为a1、a2

由v-t图可得:a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A:F-f=ma1对B:-f=ma2得到:F=m(a1-a2)=0.8×N=0.8N

(2)设12s内物体A、B两物的位移分别为x1、x2,由图象得到:

x1=×(4+8)×12m=72m

x2=

所以:S=x1-x2=60m

答:

(1)物体A所受拉力F的大小为0.8N;

(2)12s末物体A、B之间的距离s=60m.

解析

解:(1)设A、B两物块的加速度为a1、a2

由v-t图可得:a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A:F-f=ma1对B:-f=ma2得到:F=m(a1-a2)=0.8×N=0.8N

(2)设12s内物体A、B两物的位移分别为x1、x2,由图象得到:

x1=×(4+8)×12m=72m

x2=

所以:S=x1-x2=60m

答:

(1)物体A所受拉力F的大小为0.8N;

(2)12s末物体A、B之间的距离s=60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跳伞运动员某次训练时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自由下落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减速下落.打开降落伞后他和降落伞的v-t图线如图甲所示.降落伞用8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37°,如图乙所示.已知人的质量为50kg,降落伞质量也为50kg,不计人所受的阻力,打开降落伞后伞所受阻力f与速度v成正比,即f=kv(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距离h

(2)阻力系数k

(3)打开降落伞瞬间人和伞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

(3)悬绳能够承受的最小拉力F.

正确答案

解:(1)开伞前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设开伞时运动员下落速度为v1,有:

…①

由图甲得:

v1=20m/s…②

联解并代入数据得:

h==20m…③

(2、3)设最终运动员匀速下降时速度为v2,由题有:

kv2-(M+m)g=0…④

kv1-(M+m)g=(M+m)a…⑤

v2=5m/s…⑥

联解并代入数据得:

k=200N•s/m…⑦

a=30m/s2,方向竖直向上.…⑧

(4)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由题知刚开伞时悬绳对运动员拉力最大,设为F′.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8F′cosθ-mg=ma…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Fmin=-F′…⑩

联解并代入数据得:

Fmin=312.5N,即悬绳能承受的拉力至少为312.5N.…⑪

答:(1)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距离h=20m;

(2)阻力系数k为200N•s/m;

(3)打开降落伞瞬间人和伞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30m/s2,方向竖直向上;

(4)悬绳能够承受的最小拉力F为312.5N.

解析

解:(1)开伞前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设开伞时运动员下落速度为v1,有:

…①

由图甲得:

v1=20m/s…②

联解并代入数据得:

h==20m…③

(2、3)设最终运动员匀速下降时速度为v2,由题有:

kv2-(M+m)g=0…④

kv1-(M+m)g=(M+m)a…⑤

v2=5m/s…⑥

联解并代入数据得:

k=200N•s/m…⑦

a=30m/s2,方向竖直向上.…⑧

(4)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由题知刚开伞时悬绳对运动员拉力最大,设为F′.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8F′cosθ-mg=ma…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Fmin=-F′…⑩

联解并代入数据得:

Fmin=312.5N,即悬绳能承受的拉力至少为312.5N.…⑪

答:(1)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距离h=20m;

(2)阻力系数k为200N•s/m;

(3)打开降落伞瞬间人和伞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30m/s2,方向竖直向上;

(4)悬绳能够承受的最小拉力F为312.5N.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北京期末)如图,质量为1.5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质量为0.5Kg的物体B由细线悬在天花板上,B与A刚好接触但不挤压.现突然将细线剪断,则剪断后瞬间A、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m/s2)(  )

A0

B2.5N

C3.75N

D5N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剪断细线前,A、B间无压力,则弹簧的弹力F=mAg=1.5×10=15N,剪断细线的瞬间,对整体分析,整体加速度:

a===2.5m/s2

隔离对B分析:mBg-N=mBa,

解得:N=mBg-mBa=0.5×10-0.5×2.5N=3.75N.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力学单位制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第二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