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简述政治风险的定义和源头以及企业应对政治风险的方法。

正确答案

(1) 政治风险是指完全或部分由政府官员行使权力和政府组织的行为而产生的不确定性。政治风险也指企业因一国政府或人民的举动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政府的不作为或直接干预也可能产生政治风险。
(2) 政治风险的源头包括:政府推行有关外汇管制、进口配额、进口关税、当地投资人的最低持股比例和组织结构等的规定,还包括歧视性措施。
(3) 与相关监管部门建立稳固的关系是首选方法;另一种方法是为政治风险“投保”;企业还可通过与职工建立良好关系的方式来创建友好的投资环境;应与当地大使馆和商会保持联系;在进行投资前,企业应与当地政府或其它部门就权利、责任、资金汇回和东道国的权益投资等方面达成一致。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按照税收的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以将我国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央税的税种是( )。

A.车船使用税
B.土地增值税
C.车辆购置税
D.车船使用牌照税

正确答案

C

解析

除了车辆购置税外中央税还包括:关税、消费税(含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部分)、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A、D项属于地方税;B项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以下( )是对我国贸易管制的正确划分。

A.进口贸易管制和出口贸易管制
B.货物进出口贸易管制、技术进出口贸易管制和国际服务贸易管制
C.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
D.贸易数量管制和非数量管制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我国的贸易管制按照有关法律可以划分为货物进出口贸易管制、技术进出口贸易管制和国际服务贸易管制三种。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出口国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被迫做出的非关税壁垒是( )。

A.进口配额
B.“自动”出口限制
C.进口许可证制
D.本地成分要求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商品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大致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前者是由海关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品种加以限制,其主要措施有:进口配额制、关税配额制、“自动”出口限额制、进口许可证制等。后者是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海关手续或通过外汇管制,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其主要措施有:实行外汇管制、对进口货征收国内税,制定购买国货和限制外国货的条例、复杂的海关手续、繁琐的卫生安全质量标准以及包装装潢标准等。其中,进口配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半年和一年)以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自动”出口限额制是指进口国以某些商品的大量进口会严重损害或威胁本国工业为理由,迫使出口国在一定时期内自动限制那些商品的出口。因此,本题答案为B。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属于贸易管制手段的是( )。

A.限制资本输出
B.进口配额制
C.出口补贴政策
D.进口关税政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常用的贸易管制手段包括:①进口配额制;②进口许可制;③规定苛刻的进口技术标准;④歧视性采购政策;⑤歧视性税收政策。A项属于外汇管制;CD两项属于财政管制。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2年6月1日某企业由于承担国家重点工程,经批准免税进口了一套电子设备。使用 2年后,2004年5月31日该企业将该设备出售给了国内另一家企业。该电子设备的到岸价格为300万元,关税税率为10%。海关规定的监管年限为5年,按规定该企业应补缴关税( )万元。

A.12
B.15
C.18
D.3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完税价格=原入境到岸价格×(1-实际使用月份/管理年限×12) =300×[1-24÷(5×12)] =180(万元) 应纳税额=180×10%=18(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暂准进出境货物的使用、管理不纳入海关稽查范围内
B.海关稽查是从海关对货物放行后三年内实施的
C.一般进口货物的使用、管理不纳入海关稽查范围内
D.海关稽查是针对所有进出口企业、单位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海关稽查是海关自进出口货物放行之日起3年内或者在保税货物、减免税进口货物的海关监管期限及其后的3年内,对被稽查人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报关单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有关进出口货物进行核查,以监督被稽查人进出口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B说法正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海关对被稽查人实施稽查所涉及的进出口活动包括:
(1)进出口申报;
(2)进出口关税和其他税费的缴纳;
(3)进出口许可证件的交验;
(4)与进出口货物有关资料的记载、保管;
(5)保税货物的进口、使用、储存、加工、销售、运输、展示和复出口;
(6)减免税进口货物的使用、管理;
(7)转关运输货物的承运、管理;
(8)暂准进出境货物的使用、管理;
(9)其他进出口活动。
A、C说法错误。
海关稽查针对特定的对象。海关稽查的相对人是与进出口活动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只有与海关在进出口监督管理活动中产生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海关才能对其实施稽查。D说法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日本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64年肯尼迪回合谈判中,对黑白胶卷的进口关税承诺不超过40%,在1979年东京回合谈判中,对黑白胶卷的关税承诺不超过30%,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对黑白胶卷的关税承诺不超过20%。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肯尼迪回合的关税减让依然有效
B.日本现在对进口黑白胶卷可以收取25%的反倾销税
C.根据海关提供服务所产生的费用,日本可以收取与之相当的服务费
D.日本现在对从美国进口的黑白胶卷适用15%的关税,违反了关税减让承诺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关税减让是成员国通过谈判达成的关税削减,谈判达成的协定称为关税减让表。由于每次谈判参与的成员可能不同,因此每次形成的减让表依然有效,故选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有关关税的义务不得阻止任何成员对任何产品进口随时征收下述关税或费用:对于同类产品或对于用于制造或生产进口产品的全部或部分的产品所征收的、与国内税费的国民待遇义务规定相一致且等于一国内税的费用;符合反倾销或者反补贴规则的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与提供服务的成本相当的规费或其他费用。根据以上规定,B项在特定情况下是允许的,C项是被允许的。关税约束的意义在于不得高于关税承诺,因此D是错误的。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特定减免税通关制度具有显著的管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A.脱离特定使用范围,应按实际去向办理相应的报关和纳税手续
B.在特定条件和规定范围内使用可减免进口税费
C.原则上免予交验进出口许可证件
D.货物进口验放后仍需受海关监管

正确答案

A,D

解析

[精析] 货物按照特定减免税通关制度办理手续,其受海关监控的过程和货物在放行后受制约的状态,反映了该项通关制度的管理特征: 第一,在特定条件或规定范围内使用可减免进出口各税。特定减免税是关税优惠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无偿向符合条件的进口商品使用单位提供的关税优惠,其目的是优先发展特定地区的经济、鼓励外商投资,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因而,这种关税优惠具有特定性。进口货物必须按照规定的使用条件在规定的地区、企业或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 第二,原则上应受各项进出境管制。特定减免税货物的去向是实际进出口,因此,按照国家有关进出境管制的原则规定,凡涉及许可证、检验检疫、机电产品进口审查等各项进出境管制的,均应在进出口申报时向海关交验许可证件。 第三,货物进口验放后仍受海关监控特定减免税进口的货物在完成申报、配合查验手续、缴清或免纳税款,并以此获得海关放行后,虽然进口阶段的海关手续已办理,然而依照审批减免税的先决条件之一,货物在规定的年限内,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因此,货物仍将在海关的监管下。 第四,脱离特定范围使用,须补缴进口各税,即进口的减免税货物在规定的监管期限内,因故脱离规定的使用范围,出售、转让或移作他用,丧失进口税优惠的特定性,须经海关核准,并应在折旧后补缴原减免的进口税。 第五,期限到期,方可解除海关监管。从简化手续,方便用货单位和减轻海关工作负担等诸多因素考虑,对特定减免税货物使用状况的监管,海关采取的是根据货物的品种分别确定监管期限,经海关核查监督,有关货物能按规定合法正常使用的,在期限届满时可自动解除海关监管。但期满后货物需出售、转让的,则还需向海关办理解除监管的手续。 通过上述分析,A、D选项符合上述特征,本题答案应为AD。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关于关税计征时外汇比率适用的一般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汇率调整前溢卸的进口货物,在汇率调整后确定需要补税的,按照调整后的汇率计征关税
B.未列人外汇牌价表的外币,按照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确定的汇率计算
C.在汇率调整前海关已立案调查的违规案件,在汇率调整后确定处理需要补税的,可按原进口或出口时的汇率计征税款
D.计算税款使用的外币折合率是按照海关填发税款缴纳证之日的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表”的买卖中间价折算人民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百度题库 > 初级会计师 > 经济法基础 > 关税征收管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