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
  • 共1510题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
  • 共1510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加强教育训练的正规化建设,核心就是要全面落实( )。

A.《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
B.《人民警察法》
C.《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
D.《正规化建设纲要》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加强教育训练的正规化建设,核心就是要全面落实《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关于罚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罚款是财产罚
B.所处罚的财产是被处罚人的非法所得
C.直接涉及被处罚人的人身自由
D.罚款的幅度要依照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析] 罚款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这是一种财产罚。在实践中,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以事实为依据,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严格依法把握罚款的幅度。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 )所确认的。

A.政策
B.法律
C.法规
D.法律和法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法律性、有限性、责任性等特点:(1)法律性,即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国“家法律和法规所确认的;(2)有限性,即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越范围就是越权;(3)责任性,即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将受到纪律甚至法律的追究。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 )所确认的。

A.政策
B.法律
C.法规
D.法律和法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法律性、有限性、责任性等特点。 (1)法律性,即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国家法律和法规所确认的;(2)有限性,即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越范围就是越权;(3)责任性,即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将受到纪律甚至法律的追究。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在实行现场管制时,人民警察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聚集人群,并将拒不服从的人员( )。

A.立即予以拘留
B.立即予以逮捕
C.强行带离现场
D.予以制服和杀伤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析]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停留,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人民警察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将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行政诉讼监督是人民法院通过行使( ),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A.民事审判权
B.行政审判权
C.刑事审判权
D.法律监督权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行政诉讼制度,是指人民法院通过依法行使行政审判权对行政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以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3条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辞退:连续( )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 )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 )犬的。

A.1,15,30
B.2,30,60
C.1,30,60
D.2,15,3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在实行现场管制时,人民警察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聚集人群,并将拒不服从的人员( )

A.立即予以拘留
B.立即予以逮捕
C.强行带离现场
D.予以制伏和杀伤

正确答案

A,C

解析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停留,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人民警察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将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 )是保证录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素质的第一道程序。

A.考试
B.考核
C.进行资格审查
D.审批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进行资格审查是保证录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素质的第一道程序。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社会监督的主要途径有( )。

A.人民政协通过批评、建议等方式的监督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C.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通过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等方式监督
D.新闻机构通过舆论的监督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社会监督是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社会监督的主要途径包括人民政协通过批评、建议等方式的监督;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通过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等方式监督;新闻机构通过舆论的监督以及公民个人的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属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不属于社会监督。

百度题库 > 警察招考 > 公安基础知识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