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
  • 共1510题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
  • 共1510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奖励,是招公安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对下级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实施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嘉勉和表彰。个人奖励有:( )、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嘉奖。

A.一级英模、二级英模、三级英模
B.英模
C.通报表扬
D.授予荣誉称号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公安机关的职责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民警察只能在工作时间履行
B.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也要履行
C.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人民警察才能在非工作时间履行
D.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不能履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公安行政赔偿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 )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的赔偿。

A.司法
B.行政
C.治安处罚
D.行政强制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公安行政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国家承担的赔偿。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公安机关与军队的区别主要有( )。

A.分工不同,警察的职能主要是对内,军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
B.完成任务的手段不同。警察是通过打击、防范、管理、教育、改造等多种手段来完成任务,军队主要是通过军事手段来完成任务
C.警察不具有武装性质
D.警察不配备武器装备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的规定,人民警察的辞退,必须有一定的( ),否则无效。

A.违纪事实、审批程序
B.法律事实、法律程序
C.法律事实、审批程序
D.违纪事实、法律程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事后监督包括( )。

A.行政复议
B.行政诉讼
C.行政赔偿
D.检察机关对提请逮捕的审查批准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事后监督是对执法行为的后果进行的监督,对于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予以纠正和赔偿,具有救济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关于罚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罚款是财产罚
B.所处罚的财产是被处罚人的非法所得
C.直接涉及被处罚人的人身自由
D.罚款的幅度要依照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析] 罚款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这是一种财产罚。在实践中,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以事实为依据,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严格依法把握罚款的幅度。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李某与张某因工作产生矛盾。自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期间,李某不断向张某发送手机短信,对张某进行人身攻击,但张某考虑到自己的干部身份未向公安机关报案。2007年10月8日上午,李某醉酒后将张某打成轻微伤,张某随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要求公安机关对李某以前的短信辱骂行为一并处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公安机关到现场后即应对李某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但不得超过24小时
B.公安机关无法当场向李某宣告处罚决定书的,应在2日内送达李某
C.公安机关对张某的询问笔录应交给张某核对,张某确认无误后应签名,并由询问的警察在笔录上签名,公安机关加盖印章
D.公安机关对李某用短信辱骂张某和伤害张某的行为,应分别作出处罚决定,合并执行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第1款规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据此可知,保护性约束措施至行为人酒醒为止,没有具体时间的限制。因此,A项说法错误。  第97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二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因此,B项说法正确。  第84条第1款规定,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据此,只需警察签名即可,不需要加盖公安机关的印章。因此,C项说法错误。  第16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据此,合并执行的期限有一个限制,D项说法不全面,因此不选。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田某是某县的一个体商贩。2006年9月至12月期间,田某在租住的民房内制作烟花爆竹。后经周围邻居的举报,公安局对田某的租住房屋进行检查,之后处以罚款2万元。田某认为罚款数额过高,向法院提起诉讼。公安局向法院提供了如下证据:报案人的询问笔录,田某的供述,当场查获的违法制作的烟花爆竹和加工材料,以及对田某租住房屋内制作地点和情况拍摄的录像,下列有关以上证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场拍摄的录像为视听资料
B.当场查封的烟花爆竹和非法加工材料属于物证
C.对报案人的询问笔录和田某的供述应该加盖公安局印章,并由询问人员、报案人和田某确认后签字
D.若公安机关因不可抗力的原因在收到起诉状副本10日内无法向法庭提供证据证明其行政行为合法性,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提供证据的书面申请,由法院决定是否允许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点]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制度[解析] 《行诉证据规定》第31条第 1款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1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书证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4)被告提供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询问、陈述、谈话类笔录,应当有行政执法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谈话人签名或者盖章。……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4条第1款规定,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因此询问笔录和原告田某的口供无须公安机关的盖章。故C项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

A.县级;现场管制
B.县级;戒严
C.省级;现场管制
D.省级;戒严

正确答案

A

解析

《人民警察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因此,本题应选A。

百度题库 > 警察招考 > 公安基础知识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