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1.2008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6 分

39.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这些古诗词都好。应该把这些经典从小就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

  材料二  有媒体载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在践行》强调,我们必须熟悉当代青少年的特点,离他们生活近些、再近些,用他们的语言和形式,循序渐进,教化于无形。必须警惕把道德教育的目标设定过高、离生活太远。必须防止道德教育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让古诗词成为学生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如何正确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3)结合上述材料,就反对“去中国化”拟定两条公益广告阋,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正确答案

(1)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 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而 发展。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

①尊重客观规律,防止道德教育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用青少年熟悉的语言和形式,循序渐进,数化于无形。

(3)答案示例:诵读经典义化,传承中华文明;延续文化血脉,传承文化基因;传承传统文化。  共铸民族之魂;诵读中华经典,放飞巾圈梦想。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4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内容。

正确答案

①网络等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传统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加强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

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是影响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

解析


知识点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1.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打动了全国各族观众,抒发亲情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演变成全方位的“去哪儿体”,人们开出了长长的去哪儿了清单,有戏谑,有吐槽,有感伤,更有真真切切的疑问。这说明()

①贴近现实生活的文化作品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②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③各民族文化逐步走向趋同,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强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39.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内容。

正确答案

①网络等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传统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加强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

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是影响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

解析


知识点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