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浒苔也叫绿藻,其生长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是温度;第二是光照;第三是营养。对水质不仅没有负面影响,反而有正面影响。绿藻发育以后,能够使海水富营养化的程度降低,它本身就利用海水里面的氮、磷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降低这些物质的浓度。

材料二 据新华社青岛2013年7月11日电,自6月9日,青岛胶州湾海域开始出现浒苔绿潮,到7月上旬,覆盖面积已达43平方千米,目前已清理打捞浒苔超过240吨。

材料三 青岛与胶州湾的地理位置。

(1)根据材料三,请简要分析青岛浒苔大规模暴发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请谈一下如何防止浒苔的大规模暴发?(6分)

正确答案

(1) 胶州湾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较多;夏季水温较高,光照充足;胶州湾地区海湾封闭,水流较缓,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每一要点2分,答对二点得4分)

(2) 在群众中大力宣传浒苔防治的有关知识;对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治理;推广无磷洗衣粉;组织人手集中打捞浒苔;建立浒苔预警机制,及时预报浒苔发生情况。(每一要点2分,答任意三点得6分。)

试题分析:

(1)浒苔是一种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产生的条件为①水温高;②氮磷等无机盐类物质丰富;③封闭的海湾。由于胶州湾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较多;夏季水温较高,光照充足;胶州湾地区海湾封闭,水流较缓,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从而导致大规模的浒苔爆发。

(2) 防止浒苔大规模爆发的措施①加强宣传宣传教育,减少污染排放;组织人手集中打捞浒苔;建立浒苔预警机制,及时预报浒苔发生情况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10分)

2013年11月22日凌晨2点40分,青岛市黄岛区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造成原油泄漏,流经约2公里的地下雨水涵道后入海。上午10点30分左右,抢修过程中,雨水道和输油管线抢修作业现场相继发生爆燃,沿线道路路面严重受损,并引起流入海湾原油燃烧。青岛市环保局24日发布消息称,距离岸边50米、100米、300米、600米的海域均不同程度地超过海水水质标准,胶州湾海域被油膜覆盖的区域存在局部污染。

结合材料,指出此次事故的污染源并分析其对当地环境及经济造成的危害。(10分)

正确答案

原油管道泄漏(2分)  海水质量下降,海洋物种受到严重影响;海水养殖业,近海捕捞业受创;沿海湿地和海滩受污染;原油中有害成分的挥发及原油的燃烧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当地旅游业受到较大影响等。(任答4点,得8分)

试题分析:

海洋污染来自于陆地污染物质流入海洋,以及海洋运输和海洋开放过程中产生污染物质。

结合材料分析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产生的影响,原油泄漏,使距离岸边50米、100米、300米、600米的海域均不同程度地超过海水水质标准,所以使海水质量进一步下降,海洋物种受到严重影响,海水养殖业,近海捕捞业受创,渔业经济受到很大损失;同时原油中有害成分的挥发及原油的燃烧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又因沿海区域的风光是重要旅游资源,所以当地旅游业受到较大影响,给经济带来很大损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30年来,三江源地区各种类型的冰川均在退化。有研究指出,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冰川退化的速度是过去300年的10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各种类型的冰川均在退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2)冰川退化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有哪些?(2分)

(3)中国在应对冰川退化方面应该采取什么对策?(4分)

(4)三江源地区冰川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正确答案

(1)气候变暖

(2)泥石流、滑坡、山崩等(两点即可)

(3)加大投资,治理三江源区的生态污染;发展集约化生态畜牧业;建立绿色屏障,植树造林等。(两点即可)

(4)储蓄淡水、“气候变化的监控器”、补给水源、调节气候等。(两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回答以下问题

(1)山西省结合本区           、         等资源优势,围绕      开发,主要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是            产业链。

(2)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山西省将要进行哪些方面的产业结构调整?

正确答案

(1)铁矿、铝土矿  能源  煤一焦一化 (2)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采取的具体措施: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该题考查利用图表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秸秆生产沼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沼气生产过程的物质循环。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按形成和来源,沼气应是___________(一次或二次)能源,是间接形成的____________能。

(3)如果将图中右边环节去掉,对农业生态系统将产生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1)圆圈画顺时针箭头,沼气池→沼气。

(2)甲烷 二次 太阳辐射

(3)耕地将得不到有机质补充,土壤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以致农业减产,形成恶性循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沼气的生产过程,即沼气是农作物的秸秆和人畜粪便经发酵而产生的,具体来说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生成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沼气发酵产生的三种物质:一是沼气,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能源;二是消化液(沼液),含可溶性N、P、K,是优质肥料;三是消化污泥(沼渣),主要成分是菌体、难分解的有机残渣和无机物,是一种优良的有机肥,且有改良土壤的功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4分)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10)

(2)简述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10分)

(3)简述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的原因。(10分)

(4)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说明湿地具有   的生态功能,我们把这种功能称为______能力。(4分)

正确答案

(1)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人口增长,不合理使用水资源 ,采矿、修路、城镇建设等破坏草地(10分)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崎岖;黄土广布,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开垦, 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答对五点就得满分)(10分)

(3)围湖造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入流泥沙增加,淤积湿地。水体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藻类沉积;某些建筑工程和水利设施破坏湿地;流水沉积作用显著。(10分)

(4)消除污染、净化水质(降解污染物)(2分)  水体自净(2分)

(1)本题考查荒漠化的成因。根据图示:①位于内蒙古的东侧,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人口增长,不合理使用水资源 ,采矿、修路、城镇建设等破坏草地。

(2)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低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崎岖;黄土广布,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开垦, 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3)本题考查湖泊面积变小的原因。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入流泥沙增加,淤积湿地。水体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藻类沉积;某些建筑工程和水利设施破坏湿地;流水沉积作用显著。

(4)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说明湿地具有消除污染、净化水质的生态功能,我们把这种功能称为水体自净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全球12﹪、美国20﹪的玉米和巴西50﹪甘蔗用于乙醇制造,全球20﹪、欧盟65﹪的菜籽油、全球20﹪豆油、东南亚30﹪的棕榈油用于生物柴油。

我国生物燃料乙醇项目是在“十五”期间提出的。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积极稳妥地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材料二 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

(1)评价发展农产品提炼生物燃油产业

对环境的影响。

(2)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总体

上呈明显的           趋势。

试分析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

(3)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发展粮食燃料乙醇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确答案

(1)利:减少燃烧矿物能源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弊:大量农产品提炼生物燃油,导致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容易出现不合理和过度使用土地资源的现象,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2)下降  城市建设用地;自然灾害损毁;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人为污染等

(3) ① 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短缺;       ② 耕地减少,粮食供需矛盾加剧;

③ 畜牧业发展迅速,饲料需求量大; ④ 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成本较高;

⑤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

(1)发展农产品提炼生物燃油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有减少燃烧矿物能源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大量农产品提炼生物燃油,导致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容易出现不合理和过度使用土地资源的现象,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2)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是城市建设用地;自然灾害损毁;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人为污染等。

(3)我国发展粮食燃料乙醇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 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短缺 ② 耕地减少,粮食供需矛盾加剧;③ 畜牧业发展迅速,饲料需求量大;④ 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成本较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问题约占全国的6%。

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资源问题是________,其结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同时使________提高。

(2)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________,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________造成很大压力。

(3)材料三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________,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对落后。

正确答案

(1)资源分布不均,资源组合不协调 生产成本

(2)矿产资源相对短缺 可持续发展

(3)资源利用率低 生产技术 管理水平

(1)从材料一提供的煤、耕地、水资源的数据不难看出,煤、耕地资源尤其煤炭主要集中在北方,华北地区耕地资源比重大,但缺水严重,制约土地资源优势的发挥,说明我国的资源问题是资源分布不均,资源组合不协调。特别是煤炭资源,必然导致北煤南运,造成运输紧张,而且运费高,使生产成本提高。

(2)由材料二知,我国人口多,经济发展快,对资源需求量大,但许多矿产资源的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矿产资源相对短缺,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材料三的两组数据说明,我国不论农业用水还是工业用水都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与我国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有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中国、印度、日本、英国四国的土地资源构成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相应国家。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图中耕地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该国人均耕地变化趋势为________。

(3)A国草地面积广大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此该国的主要农业类型为________。

(4)C国大面积的森林主要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与D国森林树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5)中国土地资源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土地资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土地资源有________的特点,因此我们把________作为基本国策。

正确答案

(1)英国 中国 日本 印度

(2)印度 日趋减少

(3)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适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乳畜业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

(5)草地 山地多、平地少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关键是读图,得出图中各国土地资源构成的主要特点。印度的耕地比重大约在40%左右,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在68%左右,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中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较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霾也称灰霾(mái ),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2013年12月5日18时,上海环保部门启动空气质量重度污染(橙色)预警,采取应急减排措施。上海市气象台预计12月7日起,受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上海将迎大风、降温天气过程,此轮雾霾天气有望终结。下图为2013年12月5日15时至12月6日15时上海风力、风向实时图。

根据材料分析上海此次雾霾污染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上海市环保部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雾霾带的危害。(10分)

正确答案

原因: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排放的污染物量大(工业、交通工具等排放的污染物多);风力微弱,冬季易出现逆温,大气结构较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4分)

措施:加强对雾霾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并及时发出预警;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对雾霾的认识,做好预防措施;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严格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6分)

试题分析: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排放的污染物量大,工业、交通工具等排放的污染物多。根据图中的风力判断,内中大部分时间风力微弱,污染物不易扩散。冬季易出现逆温,大气结构较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所以形成此次雾霾天气。

针对雾霾天气,环保部门要加强对雾霾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并及时发出预警。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对雾霾的认识,做好预防措施。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严格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