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的合理容量
- 共562题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泛珠三角”简称“9+2”,“9” 指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海南。“2”指香港和澳门。2004年6月1日至3日,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澳门、广州三地举行,九省区及港、澳两个特区共同签署了《泛洙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材料二:“泛珠三角”略图
材料三: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例如我国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1)上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重要的________(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区;图中虚线箭头表示________(哪种能源)的输入方向。
(2)“9+2”可以实施优势互补。香港地区和西南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各是什么?
(3)从世界地域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工业类型主要有哪些?
(4)区位优势差异是互补合作的基础,请对比分析图示①、②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
(5)“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问题。泛珠江三角区域中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省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论述“泛珠三角”与国内其它区域相比突出的区位优势
(7)“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建立对香港这个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而言,最重要的意义是。
正确答案
(1)天然橡胶 水电(或电力)
(2)香港:人多地少,劳动力成本高,土地租金高,资源、能源短缺。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崎岖,交通不便;资金短缺、科技落后;劳动者素质低
(3)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污染严重的工业。
(4)①地区有体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②地区有资源、市场、劳动力等优势。
(5)四川、贵州、云南
(6)最早实行改革开放,具有政策体制优势;紧邻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7)大大扩展了香港的经济腹地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的优势、方向和区域合作的原因及意义等。
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海南、香港和澳门。其中四川、贵州、云南属于西部经济地带,地处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崎岖,交通不便;资金短缺、科技落后;劳动者素质低。“泛珠三角” 紧邻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这是其突出的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l)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主要沿____、____、____、____分布。
(2)A开放地区大量出口农产品,简答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
正确答案
(1)海岸 江河 铁路干线 边境
(2)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地势较为低平,土壤肥沃;河川径流丰富(水源充足);濒临海洋。
(3)(甲城市)哈尔滨:陆上对外交通便捷,靠近能源基地,工业基础好。(乙城市)广州:
海运便利,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思想观念开放,著名侨乡、毗邻港澳。(丙城市)拉萨:旅游资源独特,民族政策优惠,交通条件显著改善。
(l)直接读图可知,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主要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边分布。(2)A为闽南三角地区,是我国以蔬菜、花卉为主的出口商品基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考虑。(3)据我国重要城市的空间分布可判断甲为哈尔滨市、乙为广州市、丙为拉萨市;城市对外开放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工业基础、技术力量、旅游、政策、人口素质等方面思考。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最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给北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
材料二: 北京晨报2010年10月7日报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三:
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宜居人口”最接近____。(填字母)
A.环境承载力B.人口合理容量C.最高人口D.最低人口
(2)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
(4)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
(2)由市中心阳郊外呈波浪式降低;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地方,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方,气温较低。
(3)“略”
(4)等量的太阳辐射使覆盖植被的绿地比水泥面增温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被大气吸收的热量相对就少,气温较低;绿地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的热量,也起到降温作用。
(5)不合理。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污染物容易随城市风从郊区流州城市中心,没有达到降低对城市污染的目的。
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10月17日上午7点46分,美国人口达到3亿,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关注的不仅是人口的增长,而是美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英国《独立报》指出: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材料2:新增人口结构图(甲图)
材料3:北美洲国际人口迁移图(乙图)
(1)图甲代表中、印、美三国近年新增人口结构图,与图a、图b、图c对应的国家依次是
[ ]
A、中国、印度、美国
B、印度、中国、美国
C、中国、美国、印度
D、印度、美国、中国
(2)美国人口的增长除自然增长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这种方式的人口增长,其主要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影响。
(4)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
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图乙中“北美洲国际人口迁移图”体现的是二战以前的人口迁移,则图中:①指__________、
②指__________、③指_________。(填字母:A亚洲人,B欧洲人,C非洲黑人,D印第安人)
(6)在乙图中,A类箭头体现的人口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B类箭头迁出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迁出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
(2)国际人口迁移(或“从亚洲和美洲来的大量移民”,或“机械增长”);美国经济发达,生产力水
平高,吸引了大量移民迁入
(3)对外开放程度;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4)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要远远高于全球平均
水平,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少。
(5)A;B;C
(6)从乡村流入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东北部工业区;东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工业
发达,环境污染严重。传统工业发展趋于缓慢,就业机会减少。而西部和南部地区属于气候温和的阳
光地带。资源的开发、新兴工业的发展,就业机会多。
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 “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______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_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_____地区向________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东部;中部;中部;东北
(2)西部;中部;东部;流入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需要
(3)该模式显示:一个地区随着人口增加,工业产值、粮食产量也随之上升,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所上升;当工农业生产上升,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人口增长趋于平缓;当人口增长缓慢,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相适应,从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源节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储备足够粮食;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
结合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10月17日上午7时46分,美国人口达到3亿,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关注的不仅是人口的增长,还有美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英国《独立报》指出: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1)由图甲可以看出美国人口的增长除自然增长外,人口机械增长的比重也很大,这种方式的人口增长
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地区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
阔,但媒体称 “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试用环境人口
容量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阐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向南部迁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美国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吸引大量外国 人迁入。
(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
平,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
减小。
(3)美国老年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质量。东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较冷湿,环境污染严重;而南
方“阳光地 带”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适宜人类居住。
结合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10月17日上午7时46分,美国人口达到3亿,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关注的不仅是人口的增长,还有美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英国《独立报》指出: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1)由图甲可以看出美国人口的增长除自然增长外,人口机械增长的比重也很大,这种方式的人口增长
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地区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
阔,但媒体称 “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试用环境人口
容量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阐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向南部迁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美国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吸引大量外国 人迁入。
(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
平,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
减小。
(3)美国老年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质量。东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较冷湿,环境污染严重;而南
方“阳光地 带”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适宜人类居住。
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
(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3)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正确答案
(1)尼日利亚;德国;1.9%
(2)传统型;现代型
(3)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4)人口老龄化严重;鼓励生育或移民
(5)AD
读“人口与资源漫画图”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漫画说明了什么地理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哪个省?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人口与资源的深刻矛盾,说明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
(2)广东省。气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人口的环境容量大。
(3)努力发展经济,转变以自然条件主导人口承载力的现状,以经济投入调控人口承载能力;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这两项基本国策。
下图为中国、印度、日本、英国四国的土地资源构成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国家:
A_______,B______,C_______,D______。
(2)图中耕地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该国耕地比重大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国中农业部门结构以畜牧业为主的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根据图中资料)_______________。
(4)中国土地资源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土地资源,这反映了我国耕地资源_______问题,因此我国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基本国策。
正确答案
(1)英国;中国;日本;印度
(2)印度;地势平坦,水热条件充足
(3)英国;草地比重大
(4)其他;短缺;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