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电荷、电荷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存在三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和元电荷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

C物体的带电量可以是2×10-19C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的值,为元电荷的整数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故A错误;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的值,即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电量的整数倍,故B错误,D正确;

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1.60×10-19C,2×10-19C不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C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确是(  )

A电子是非常小的,所以电子就可视为点电荷

B在实际中,点电荷是存在的

C一个带电金属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视为点电荷,但在有些情况下是不能视为点电荷的

D足够小的电荷就是点电荷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带电体看作点电荷的条件,当带电体的形状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并不是体积小就可以的,故A错误;

    B、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与自身大小形状无具体关系,实际中不存在点电荷,故B错误;

    C、同A选项分析,可知,C正确;

    D、足够小的电荷,有时不一定能看成点电荷,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是没有任何危险的

B安装在风筝上的铁丝末端磨得很尖,是为了更好地引下“天电”

C麻线末端的纤维散开是因为纤维带上了同种电荷

D这个实验证实了“天电”和“地电”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这个实验是有危险的,故A错误.

B、安装在风筝上的铁丝末端磨得很尖,是为了更好地引下“天电”故B正确.

C、麻线末端的纤维散开是因为纤维带上了同种电荷,故C正确.

D、这个实验证实了“天电”和“地电”是一样的,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物体带电荷量不可能是(  )

A3.2×10-19C

B4.8×10-19C

C6.4×10-19C

D7.2×10-19C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最小的电荷量是1.6×10-19C,我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任何物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或是元电荷的整数倍,由于7.2×10-19C不是1.6×10-19C的整数倍,所以D是不可能的.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电子的电荷量大小为______,静电力常量K=______

正确答案

1.6×10-19C

9.0×109Nm2/c2

解析

解:电子的电荷量大小为1.6×10-19C,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

故答案为:1.6×10-19C,9.0×109Nm2/c2

下一知识点 : 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电荷、元电荷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