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虚剂
- 共64题
薯蓣丸除调理脾胃外,又能
正确答案
解析
薯蓣丸【功能主治】调理脾胃,益气和营。用于气血两虚、脾肺不足所致的虚劳、胃脘痛、痹病、经闭、月经不调。
补脾胃,益肺气的中成药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开胃健脾丸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故排除A。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故本题答案为B。补中益气丸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故排除C。启脾丸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故排除D。四君子丸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故排除E。
患者,女,39岁。2006年6月初诊,腹泻已3年,常因饮食不慎而反复发作,曾多次就诊,服用中药、西药抗生素治疗,虽有好转,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难以治愈。症见: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适,稍进油腻之物,则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证,处以参等白术颗粒。参苓白术颗粒的功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参苓白术颗粒的功能。参苓白术颗粒功能:补脾胃,益肺气。
患者,女,39岁。2006年6月初诊,腹泻已3年,常因饮食不慎而反复发作,曾多次就诊,服用中药、西药抗生素治疗,虽有好转,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难以治愈。症见: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适,稍进油腻之物,则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证,处以参等白术颗粒。参苓白术颗粒的主治病证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参苓白术颗粒的主治病证。参苓白术颗粒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患者,女,39岁。2006年6月初诊,腹泻已3年,常因饮食不慎而反复发作,曾多次就诊,服用中药、西药抗生素治疗,虽有好转,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难以治愈。症见: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适,稍进油腻之物,则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证,处以参等白术颗粒。参苓白术颗粒的药物组成包括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参苓白术颗粒的药物组成。参苓白术颗粒药物组成:人参、白术(炒)、茯苓、山药、莲子、白扁豆(炒)、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患者,女,39岁。2006年6月初诊,腹泻已3年,常因饮食不慎而反复发作,曾多次就诊,服用中药、西药抗生素治疗,虽有好转,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难以治愈。症见: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适,稍进油腻之物,则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证,处以参等白术颗粒。关于参苓白术颗粒使用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参苓白术颗粒的使用注意事项。参苓白术颗粒宜饭前服用,其余选项皆正确。
患者,女,39岁。2006年6月初诊,腹泻已3年,常因饮食不慎而反复发作,曾多次就诊,服用中药、西药抗生素治疗,虽有好转,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难以治愈。症见: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适,稍进油腻之物,则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证,处以参等白术颗粒。参苓白术颗粒(散剂、水丸剂)的用量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参苓白术颗粒的用法用量。散剂:一次6〜9g,—日2〜3次。水丸剂:一次6g,一日3次。颗粒剂:一次1袋,一日3次,开水冲化。
启脾丸不适用于哪个病症
正确答案
解析
治脾虚泄泻类药:启脾丸【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可用于肺肾阴亏证的中成药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麦味地黄丸的功效为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故选项A正确。杞菊地黄丸的功效为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之证。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为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虚之证。参苓白术散的功效为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气短咳嗽等症。当归补血口服液的功效为补养气血,适用于气血两虚证。故选项B、C、D、E不正确。
患者,男,43岁,近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中医诊为肾阴亏损,处方六味地黄丸。若患者又兼肝肾阴亏,症见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宜加服的中成药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综合分析内科常用中成药中补虚剂的功能、主治、配伍意义。六味地黄丸功能滋阴补肾,主治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全方配伍,三补三泻,共奏滋阴补肾之功,故善治肾阴亏损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杞菊地黄丸主治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人参归脾丸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