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力学第一定律
- 共1851题
一定质量的非理想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不可忽略),从外界吸收了4.2×105J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了6×105J的功,则气体的内能改变了多少?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正确答案
解析:(1)因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
Q=4.2×105J,
气体对外做功6×105J,则外界对气体做功
W=-6×105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得
△U=-6×105J+4.2×105J=-1.8×105J,
所以物体内能减少了1.8×105J.
(2)因为气体对外做功,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增大了,分子力做负功,气体的分子势能增加了. 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答:(1)内能减小了1.8×105J;(2)分子平均动能减少.
解析
解析:(1)因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
Q=4.2×105J,
气体对外做功6×105J,则外界对气体做功
W=-6×105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得
△U=-6×105J+4.2×105J=-1.8×105J,
所以物体内能减少了1.8×105J.
(2)因为气体对外做功,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增大了,分子力做负功,气体的分子势能增加了. 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答:(1)内能减小了1.8×105J;(2)分子平均动能减少.
[物理--选修3-3]
(1)关于热学现象和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热量
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D.水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
(2)如图所示的气缸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一重物用绳索经滑轮与缸中活塞相连接,活塞和气缸都导热,活塞与气缸间无摩擦,原先重物和活塞均处于平衡状态,因温度下降使气缸中气体做等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重物上升,气体放出热量
B.重物上升,气体吸收热量
C.重物下降,气体放出热量
D.重物下降,气体吸收热量.
正确答案
解:(1)A、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
B、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物体所具有的内能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C错误;
D、由于水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所以水不容压缩,故D正确,
故选D.
(2)气缸内气体压强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温度降低,因此体积将减小,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温度降低,其内能减小,根据△U=W+Q可知,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因此将放出热量,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故答案为:(1)D;(2)A.
解析
解:(1)A、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
B、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物体所具有的内能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C错误;
D、由于水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所以水不容压缩,故D正确,
故选D.
(2)气缸内气体压强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温度降低,因此体积将减小,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温度降低,其内能减小,根据△U=W+Q可知,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因此将放出热量,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故答案为:(1)D;(2)A.
如图所示,横截面积S=10cm2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导热气缸内,开始活塞与气缸底都距离H=30cm.在活塞上放一重物,待整个系统稳定后.测得活塞与气缸底部距离变为h=25cm.已知外界大气压强始终为P0=1×105Pa,不计活塞质量及其与气缸之间的摩擦,取g=10rn/s2.求:
①所放重物的质量;
②在此过程中被封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正确答案
解:①气体初始状态时:P0=1×105Pa
气体末状态时:
由等温变化规律可知:P0HS=P2hS
解得:m=2kg
②外界对气体做功:W=(P0s+mg)(H-h)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U=W+Q
解得:Q=-6J
则:整个过程中封闭气体放出的热量为6.
答:①活塞上的重物质量为2kg;②整个过程中被封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大小为6J.
解析
解:①气体初始状态时:P0=1×105Pa
气体末状态时:
由等温变化规律可知:P0HS=P2hS
解得:m=2kg
②外界对气体做功:W=(P0s+mg)(H-h)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U=W+Q
解得:Q=-6J
则:整个过程中封闭气体放出的热量为6.
答:①活塞上的重物质量为2kg;②整个过程中被封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大小为6J.
2014年3月29日,河南栾川县老君山的人们将20袋新鲜空气送至河南郑州绿城广场让市民免费“品尝”,很快被市民一“吸”而光.意犹未尽的市民甚至“拧干”已经干瘪的空气袋,挤出最后一缕空气.
设正常情况下一个人1min呼吸16次,每次吸入p0=1atm的净化空气500mL.一个空气袋能装p=10atm的净化空气的体积为V=20L.假定这些空气可以全部被吸掉,人在呼吸空气时,空气温度不变.
(1)试估算一个人24h需要吸这样的新鲜空气的袋数(结果保留整数).
(2)假设新鲜空气在压缩至空气袋中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压缩过程中新鲜空气的内能如何变化?此过程“吸热”还是“放热”?
正确答案
解:①设一个人24h吸入1atm的新鲜的体积为V0,则:
V0=(16×60×24)×500ml=1.152×106mL=1.152×103L;
设一袋压缩新鲜空气可转化为P0=1atm的空气体积为V′.由玻意耳定律得:
PV=P0V′
设一个人24h需要吸这样的新鲜空气的袋数为n,则n=
联立解得:n=58袋;
(2)压缩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而新鲜空气的内能不变,故此过程应放热;
答:(1)应吸58袋;(2)放热.
解析
解:①设一个人24h吸入1atm的新鲜的体积为V0,则:
V0=(16×60×24)×500ml=1.152×106mL=1.152×103L;
设一袋压缩新鲜空气可转化为P0=1atm的空气体积为V′.由玻意耳定律得:
PV=P0V′
设一个人24h需要吸这样的新鲜空气的袋数为n,则n=
联立解得:n=58袋;
(2)压缩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而新鲜空气的内能不变,故此过程应放热;
答:(1)应吸58袋;(2)放热.
(选修模块3-3)
(1)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气缸静放在水平面上,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不计.气缸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现缓慢地向活塞上倒一定质量的沙土,忽略环境温度的变化,在此过程中______
A.气体的内能增大
B.气缸内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C.气缸内气体分子密度增大
D.单位时间内撞击气缸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布朗运动是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气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同时存在的斥力减小,引力也减小
C.导热性能各向同性的固体,一定不是单晶体
D.毛细现象表现为:浸润细管的液体在细管中上升、不浸润细管的液体在细管中下降
(3)地面上放一开口向上的气缸,用一质量为m=0.8kg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一切摩擦,外界大气压为P0=1.0×105Pa,活塞截面积为S=4cm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活塞静止时,气体的压强为______Pa;若用力向下推活塞而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为6×105J,同时气体通过气缸向外传热4.2×105J,则气体内能将______(填“增加”“减少”)______J.
正确答案
解:
(1)A、金属气缸导热性能良好,由于热交换,气缸内封闭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向活塞上倒一定质量的沙土时气体等温度压缩,温度不变,气体的内能不变.故A错误.
B、温度不变,则气缸内分子平均动能保持不变.故B错误.
C、气缸内封闭气体被压缩,体积减小,而质量不变,则气缸内气体分子密度增大.故C正确.
D、温度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平均速率不变,等温压缩时,根据玻意耳定律得知,压强增大,则单位时间内撞击气缸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故D正确.
故选CD
(2)A、布朗运动是悬浮是液体中微粒做的无规则的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撞击造成,所以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故A正确.
B、气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同时存在的斥力和引力都增大.故B错误.
C、导热性能各向同性的固体,也有可能是单晶体.故C错误
D、浸润细管的液体在细管中上升、不浸润细管的液体在细管中下降是由于表面张力产生的毛细现象.故D正确.
故选AD
(3)以活塞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
P0S+mg=PS
得到P=P0+
代入解得P=1.2×105Pa;
由题W=6×105J,Q=-4.2×105J,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到气体内能的变化△U=W+Q=1.8×105J,即内能增加了1.8×105J.
故答案为:(1)CD;(2)AD;(3)1.2×105;增加;1.8×105.
解析
解:
(1)A、金属气缸导热性能良好,由于热交换,气缸内封闭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向活塞上倒一定质量的沙土时气体等温度压缩,温度不变,气体的内能不变.故A错误.
B、温度不变,则气缸内分子平均动能保持不变.故B错误.
C、气缸内封闭气体被压缩,体积减小,而质量不变,则气缸内气体分子密度增大.故C正确.
D、温度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平均速率不变,等温压缩时,根据玻意耳定律得知,压强增大,则单位时间内撞击气缸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故D正确.
故选CD
(2)A、布朗运动是悬浮是液体中微粒做的无规则的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撞击造成,所以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故A正确.
B、气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同时存在的斥力和引力都增大.故B错误.
C、导热性能各向同性的固体,也有可能是单晶体.故C错误
D、浸润细管的液体在细管中上升、不浸润细管的液体在细管中下降是由于表面张力产生的毛细现象.故D正确.
故选AD
(3)以活塞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
P0S+mg=PS
得到P=P0+
代入解得P=1.2×105Pa;
由题W=6×105J,Q=-4.2×105J,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到气体内能的变化△U=W+Q=1.8×105J,即内能增加了1.8×105J.
故答案为:(1)CD;(2)AD;(3)1.2×105;增加;1.8×105.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