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汽缸中气体的压强为5×105Pa,活塞的面积是40cm2,气体做等压膨胀,推动活塞移动了20cm.求:

(1)气体做了多少功?

(2)在做功过程中气体吸热2.0×103J,气体的内能改变了多少?

正确答案

解:(1)由功的公式知:W=FL=pSL=5×105×40×10-4×0.2 J=4.0×102 J

(2)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E=Q-W=2.0×103-4.0×102 J=1.6×103 J

答:气体做了4.0×102 J的功,在做功过程中气体的内能改变了1.6×103 J.

解析

解:(1)由功的公式知:W=FL=pSL=5×105×40×10-4×0.2 J=4.0×102 J

(2)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E=Q-W=2.0×103-4.0×102 J=1.6×103 J

答:气体做了4.0×102 J的功,在做功过程中气体的内能改变了1.6×103 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奥运祥云火炬的燃烧系统传燃气煤(内有液态丙烷)、稳压装置和燃烧器三部分组成,当稳压阀打开以后,燃气以气态形式从气罐里出来,经过稳压阀后隧入燃烧室进行燃烧,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燃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要对外做功

B、燃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分子势能不变

C、燃气在燃烧室燃烧的过程中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度不变

D、燃气在燃烧后释放在周围环境中的能量很容易被回收再利用

(2)截面均匀的U形管,左端与大气相通,右端封闭有长为40cm的空气柱,左右两边水银面的高度差为19cm,如图所示.若大气压强为76cmHg,环境温度不变,当往左管中再缓慢注入一定量的水银后使两边管中水银面一样高,则这时右管中空气柱长度为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50cm   B、39cm   C、30cm   D、10cm.

正确答案

解:(1)A、燃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体积增大,因此对外做功,故A正确;

B、燃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增大,故B错误;

C、燃气在燃烧室燃烧的过程温度升高,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标志,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分子平均速率增大,故C错误;

D、燃气在燃烧后释放在周围环境中的能量变为品质低的大气内能,能量耗散了,很难再被利用,故D错误.

故选A.

(2)开始时气体压强为:P1=P0+h=95cmHg

当两边管中水银面一样高时,压强为:P2=P0=76cmHg

气体等温变化,所以有:P1h1s=P2h2s,带入数据得:h2=50cm,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解析

解:(1)A、燃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体积增大,因此对外做功,故A正确;

B、燃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增大,故B错误;

C、燃气在燃烧室燃烧的过程温度升高,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标志,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分子平均速率增大,故C错误;

D、燃气在燃烧后释放在周围环境中的能量变为品质低的大气内能,能量耗散了,很难再被利用,故D错误.

故选A.

(2)开始时气体压强为:P1=P0+h=95cmHg

当两边管中水银面一样高时,压强为:P2=P0=76cmHg

气体等温变化,所以有:P1h1s=P2h2s,带入数据得:h2=50cm,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等压变化到状态B.此过程中,气体的压强p=1.5×105Pa,吸收的热量为Q=2×102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

正确答案

解: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发生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

得 VB==2×10-3m3

在该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W=p(VA-VB)=1.5×105×10-3J=150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U=Q+W=150+200=350J

答: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是350J.

解析

解: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发生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

得 VB==2×10-3m3

在该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W=p(VA-VB)=1.5×105×10-3J=150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U=Q+W=150+200=350J

答: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是350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只要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分子势能减小

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而分子间斥力减小

D.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有更大的分子势能.

正确答案

解: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一定增大,还要看吸放热情况.故A错误.

B.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放出热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知,分子势能减小.故B正确.

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同时减小.故C错误.

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分子表现为引力,分子势能随着分子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有更大的分子势能.故D正确.

故选BD

解析

解: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一定增大,还要看吸放热情况.故A错误.

B.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放出热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知,分子势能减小.故B正确.

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同时减小.故C错误.

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分子表现为引力,分子势能随着分子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有更大的分子势能.故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工作于温度为T1的高温热源和温度为T2的低温热源(T1、T2为热力学温度)之间的理想热机效率η0=1-.某热机R工作于温度为l27℃和27℃的高低温热源之间,其效率为工作于相同高低温热源之间理想热机效率的75%.

(1)求热机R的效率?

(2)若热机R每次循环从高温热源吸收1600J的热量,求每次循环对外做的功及传入低温热源的热量.

正确答案

解:(1)由题可知,T1=273+127=400K,T2=273+27=300K;

由公式:η0=1-得:η0=1-=1-

所以:η=η0×75%=

(2)每次循环对外做的功:A=η×Q1=J

传入低温热源的热量:Q=Q1-A=1600-300=1300J

答:(1)热机R的效率是

(2)若热机R每次循环从高温热源吸收1600J的热量,每次循环对外做的功是300J,传入低温热源的热量是1300J.

解析

解:(1)由题可知,T1=273+127=400K,T2=273+27=300K;

由公式:η0=1-得:η0=1-=1-

所以:η=η0×75%=

(2)每次循环对外做的功:A=η×Q1=J

传入低温热源的热量:Q=Q1-A=1600-300=1300J

答:(1)热机R的效率是

(2)若热机R每次循环从高温热源吸收1600J的热量,每次循环对外做的功是300J,传入低温热源的热量是1300J.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热力学第一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