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B.分子间的距离r增大,分子势能必增大

C.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D.在液体表面任意一条线的两侧,相互之间的作用力是引力,它的作用效果是使液体表面绷紧

E.晶体一定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一定是各向同性的

F.饱和汽压就是液体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且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

G.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物理过程,也必定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

(2)如图所示,为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烧瓶内,烧瓶通过细玻璃管与注射器和装有水银的U形管连接,最初竖直放置的U形管两臂中的水银柱等高,烧瓶中气体体积为800ml;现用注射器缓慢向烧瓶中注入200ml的水,稳定后两臂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25cm,不计玻璃管中气体的体积,环境温度不变.求:

①大气压强P0(用“cmHg”做压强单位)

②此过程中外界对烧瓶内的气体______ (填“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气体将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正确答案

解:(1)A、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颗粒越大越容易受力平衡,A错误;

B、若在平衡位置以内增大分子间距,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B错误;

C、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正确;

D、在液体表面任意一条线的两侧,相互之间的作用力是引力,它的作用效果是使液体表面绷紧,D正确;

E、多晶体有的是各向同性的,E错误;

F、温度越高,液体越容易挥发,故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F正确;

G、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物理过程,不一定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G错误;

故选:CDF

(2)①设大气压强为P0

初状态:P1=P0,V1=800ml

注入水后:P2=P0+P,V2=600ml    

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      

解得:P0=75cmHg        

②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对气体做正功,温度恒定,内能不变,故对外放热.

答:大气压为75cmHg,做做功,放热.

解析

解:(1)A、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颗粒越大越容易受力平衡,A错误;

B、若在平衡位置以内增大分子间距,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B错误;

C、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正确;

D、在液体表面任意一条线的两侧,相互之间的作用力是引力,它的作用效果是使液体表面绷紧,D正确;

E、多晶体有的是各向同性的,E错误;

F、温度越高,液体越容易挥发,故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F正确;

G、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物理过程,不一定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G错误;

故选:CDF

(2)①设大气压强为P0

初状态:P1=P0,V1=800ml

注入水后:P2=P0+P,V2=600ml    

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      

解得:P0=75cmHg        

②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对气体做正功,温度恒定,内能不变,故对外放热.

答:大气压为75cmHg,做做功,放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有下列说法:

A.气体吸收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就增大

B.尽管技术不断进步,热机的效率仍不能达到100%,制冷机却可以使温度降到-283℃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标准的球形

D.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2)若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做1500J的功,可使其温度升高5℃.改用热传递的方式,使气体温度同样升高5℃,那么气体应吸收______J的热量.如果对该气体做了2000J的功,其温度升高了8℃,表明该过程中,气体还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 J.

正确答案

解:(1)A、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

B、尽管技术不断进步,热机的效率仍不能达到100%,制冷机不可以使温度降到-283℃,故B错误;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标准的球形,故C正确;

D、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CD.

(2)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上是等效的,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做1500J的功,可使其温度升高5℃.

改用热传递的方式,使气体温度同样升高5℃,那么气体应吸收1500J的热量;

气体温度升高了8℃,其内能的该变量△U=×8℃=2400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U=W+Q,则Q=△U-W=2400J-2000J=400J,

则气体还要从外界吸收400J的热量.

故答案为:(1)CD;(2)1500;吸收;400.

解析

解:(1)A、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

B、尽管技术不断进步,热机的效率仍不能达到100%,制冷机不可以使温度降到-283℃,故B错误;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标准的球形,故C正确;

D、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CD.

(2)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上是等效的,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做1500J的功,可使其温度升高5℃.

改用热传递的方式,使气体温度同样升高5℃,那么气体应吸收1500J的热量;

气体温度升高了8℃,其内能的该变量△U=×8℃=2400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U=W+Q,则Q=△U-W=2400J-2000J=400J,

则气体还要从外界吸收400J的热量.

故答案为:(1)CD;(2)1500;吸收;40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汽车散热器等制冷设备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性质;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10kg的水,在温度升高5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已知C=4.2×103J/(kg•℃)】

正确答案

解;(1)水的比热容最大,降低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所以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2)Q=cm△t=4.2×103J/(kg•℃)×10kg×50℃=2.1×106J.

故答案为:比热容较大,2.1×106

解析

解;(1)水的比热容最大,降低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所以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2)Q=cm△t=4.2×103J/(kg•℃)×10kg×50℃=2.1×106J.

故答案为:比热容较大,2.1×106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做了24kJ的功.现潜水员背着该气瓶缓慢地潜入海底,若在此过程中,瓶中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且放出了5kJ的热量.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共减小______ kJ,空气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的总热量为______kJ.

正确答案

解: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其内能不变,△U=0.

外界做了24kJ的功,即W=24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得:Q=-W=-24kJ,即放出24kJ的热量.

潜入海底的过程中,空气不做功,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可知:△U′=Q′=-5kJ,所以空气的内能共减小5kJ.

所以,放出的总热量是 Q=Q+Q′=-24kJ-5kJ=-29kJ,即空气放出的总热量为29kJ.

故答案为:5,放出,29.

解析

解: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其内能不变,△U=0.

外界做了24kJ的功,即W=24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得:Q=-W=-24kJ,即放出24kJ的热量.

潜入海底的过程中,空气不做功,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可知:△U′=Q′=-5kJ,所以空气的内能共减小5kJ.

所以,放出的总热量是 Q=Q+Q′=-24kJ-5kJ=-29kJ,即空气放出的总热量为29kJ.

故答案为:5,放出,29.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 隔开a、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为______,气体压强______,温度______,内能______(后三空填“减少”、“不变”、“增大”).

正确答案

解:稀薄气体向真空扩散没有做功,W=0;

绝热容器内的稀薄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Q=0,W=0,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知内能不变;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知,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0,变小,不变,不变

解析

解:稀薄气体向真空扩散没有做功,W=0;

绝热容器内的稀薄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Q=0,W=0,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知内能不变;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知,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0,变小,不变,不变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热力学第一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