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古今中外人类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六年……遂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延尉李斯议日:“周文(王)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混战),周天子弗(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甚足易制(容易控制)……置诸侯不便。”始皇日:“……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依据材料一指出王绾、李斯各自主张的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一一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

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2)根据材料二,判断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采用这种划界原则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3)材料三中所指的“最完美的一次的政治设计”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结合19世纪末的中国现实,你如何理解“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20世纪初在强烈的危机意识的支配下,许多人提出了极为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政治体制。主张通过开设国会和实施宪法将中国转换成为“立宪君主制”国家的改良派,从支持者的人数看是最多的。要求废除君主制本身和驱逐满洲这一异族统治者、主张立即建立“共和制”的革命论,以年轻一代为中心的支持者不断增加。有的人主张以没有权力的皇帝(或孔子的子孙)来作为维持中国统一的象征性的、道德性的权威的“虚君共和”。也有的人认为应重新组织富有启蒙精神的强大的中央集权体制,主张有必要实行“开明专制”,二相反有人主张强化地方自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应该通过“各省独立”来解决殖民化危机。有人甚至对政治权力存在的本身就提出异议,为了实现“无政府共产”社会甚至不惜采取恐怖行动。这多样的政治构想大概到辛亥革命之前都登台亮相了。

——(日)佐藤真一《近代中国的体制构想》

(4)根据材料四列举20世纪初中国出现的各种政治主张,并说明最终实践了哪一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为民主制度提供宪法保障的法律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前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一纸空文,而后者(《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源何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两部宪法体现了什么共同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王绾主张分封制;李斯主张郡县制。

(2)犬牙相入。原因:使地方割据缺乏好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任答2点即可)

(3)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如何控制: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的原则。理解:19世纪末中国戊戌变法,曾经效仿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道路。

(4)通过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通过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实行虚君共和制;开明专制;实行地方自治等。通过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5)根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共同思想:人民主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各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利机关的无权”。

材料二: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是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的分离。从1776年宣布独立到1789年华盛顿就任总统,美国经过艰难的历史探索和实验,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一个新型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

——《美国的诞生》。赵晓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年轻的美国遭遇了怎样的窘境?

(2)美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正确答案

(1)独立之初采取邦联制,国家没有元首和统一的关税政策等,对外难保护经济利益,对外难于稳定社会秩序(谢司起义),使美国面临政治体制的危机。

(2)召开了制宪会议,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 制定了《联邦宪法》, 逐步形成了两党制, 实现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和制衡,美国政府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三部门组成,分别执掌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总统制共和国体制,保障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第(1)问要注意材料中“归咎于最高权利机关的无权”,再结合教材对美国建立初期社会状况的讲解即可回答;第(2)问,思考要加强联邦的权力,就必须赋予联邦一定的权力,那就应该从法律上确定联邦应有的权力。如何从法律上确认,就会自然的想到1787年宪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历史上,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其制度创新,特别是像英国这种规模的国家要想争当世界第一,就必须始终掌握领先的法宝,必须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制度创新能力由此决定着国家的兴衰。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请回答:

(1)在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请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其表现和实现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45年7月,艾德礼取代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依据材料三指出艾德礼大选获胜的原因及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它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表现: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或君主立宪制);实现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实现。

(2)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困;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阶级矛盾激化。

(3)原因:承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赢得民心。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

(4)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民为本、保护人民利益;注意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1820年在位)个人统治的确立表明……王权复兴,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爱国君主”论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现实。此时,“国王的政治优势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他的意志就是对大臣的法律,而大臣在议会两院中都拥有压倒多数……人民与议会的争端消失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冷漠时期。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下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

——《英国政治史》

材料三 “不过在从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政变以后,一直到十九世纪初叶,这一百多年间,英国的政治制度、议会制度还远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可言,议会的地位上升了,但是议会的成份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议会还一直把持在土地贵族、王权的手里,贵族们独霸议会的这个局面是从中世纪一直沿袭下来的。1688年的妥协,并没有改变这种政治力量的对比。……”

材料四1832年6月,英国通过议会改革法。其重要内容之一,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议员名额,有143个衰败选区或被取消,或减少了议员名额,在新兴的地区和工业城市新设了40多个选区,使工业资产阶级能够向议会选派代表。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放宽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增加城乡选民人数,全国选民约增加30万,由1831年的51万增加到81万,约占全国成年人口8%,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表进入了议会,从土地贵族手里争到了部分政治统治权。 1832年以后,英国议会还在不断地进行改革。1846年《谷物法》被废除,英国走上了完全经济自由的道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通过、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并实行单议席选区制。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到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乔治三世统治时期英国政治的特点。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英国政治变革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沿袭传统是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变革的含义是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奠定基础,逐渐实现民主(议会权力凌驾于君主权力)法治。

(2)特点:君主权力增强(君主成为国家权力重心);内阁名存实亡;政党活动遭到压制;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议会中专制保守势力占绝对优势(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弱,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英国对外殖民扩张、镇压北美独立战争以及对法国战争需要强有力国家权力;王权(专制)思想依然存在(影响深远);

(3)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体制日益腐朽;自由主义思想形成发展。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议会改革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4)改革是实现政治变革的一种手段(途径);政治民主化是政治变革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的实现是曲折的历史过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在中世纪尚未成型,当时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因而在那些世纪里,无人知晓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

       材料二 民族主义直到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出其近代的形式。由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而国家也就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已经是由公民(19世纪末以前仅指有财产的公民)组成的。

       材料三 民族主义的这种近代形式在法国革命时代和拿破仑时期得到了最大的促进。革命的领袖们为了在欧洲的旧政权的进攻中生存下来,不得不动员国民军队——由乐于并渴望为祖国而战的、有政治觉悟的公民组成的军队。法国革命还以其他几种方式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它要求所有的法国公民都说法语(即“中央的或国家的语言”),来代替许多地区方言,并建立了公立小学,教授法语并灌输对国家的热爱……法国革命还创立了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之类的民族主义仪式和象征。

       材料四 德意志人在普鲁士的领导下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于1870-1871年击败法国,然后建立起了他们的德意志帝国。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在此之前,为了反抗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掠夺。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主义运动。其中典型的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等。 

——上述材料均引自《全球通史》

       材料五 在北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来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语言。逐减产生了共同的文化……美国人民经过6年多的艰苦抗战,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引自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反映出的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民族主义在法国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促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东西方民族主义运动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与北美“民族主义”获胜的方式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主义在历史上起到的进步作用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内容:①民族即国家,国家由公民组成;②民族、国家必须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资产阶级应掌握国家政权。

(2)促进:建立国民军队;统一语言;通过小学教育宣传爱国主义;创立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之类的民族主义仪式和象征。

(3)不同特征:①东方主要属于革命风暴式的旧式农民运动(或反殖反封建斗争);②西方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4)方式同:加强民族凝聚力,通过战争获得胜利。方式异: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美国通过民族解放战争获得民族独立。

(5)帮助西欧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主义;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语言和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德意志的统一;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和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

下一知识点 : 英国的议会改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权利法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