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材料一: 按联邦制发明者们的理想设计,美国联邦制是由若干个具有自治能力的政治实体(即州)在共同认可的政治框架下结合组成的一个政治实体。各州在尊重和维护联邦的权威和权力的前提下,共同参与联邦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实施,并在不损害联邦利益和权力的'提下行使各自原有的政治和经济自治权。联邦和州两级政府的权力均来源于同一人民,两级政府同时管辖同一国土和人民,但两级政府的权力通过联邦宪法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受宪法的保护。……两级政府不仅相互制约,也受到 各自内部分权机制的制约,没有一级政府可以轻易侵犯人民的权利。这种体制被联邦制的策划者之一麦迪逊称为是对美国人民权利的双重保护机制。                                                                                                                                                                                                                                                                                           

——王希文《美国历史评论》

材料二: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隹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动摇。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只缘清末人,熟于西洋18世纪时代如法人盂德斯鸠辈的政论,他们以为国体有君主、民主之分,政体有专制、立宪之别。中国有君主而无国会无宪法,便以为是君主专制。……极精密极完整的政权分配,使全个政府的行政机关各有依循,便不必有宪法而政府自有限节。而况明代以前,宰相为行政领袖,与王室俨成敌体。王帝诏命,非经宰相副署,即不生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三: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五权宪法》一文中为中国政治构架设计如下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联邦制的特点。(2分)

(2)材料二反映出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看法是什么?(2分)他是如何论证自己的看法的。(2分)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孙中山的政治构架设计。(2分)

正确答案

(1)中央与地方相互制衡与内部分权制衡相结合;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有明确的权力划分;自治与共和相结合;人民主权,保护人民利益。(2分)

(2)看法:中国古代并非君主黑暗专制(2分)

论证:皇权长期受到相权的制衡;完整有机的政治结构起着宪法和国会的作用;皇权受到传统客观规定限制;说古代专制是近代人拿西方政治简单套用中国历史的结果。(2分)

(3)基本信息:人民主权;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结合;五权分立;受美国政治影响;继承古代制度精华等。要与国情相结合,推进中国社会民主。(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不可思议的回忆之弦,从每个战场和爱国志士的坟墓,伸展到这片辽阔土地上每一颗充满活力的心房和每一个家庭,只要我们本性中的善念再度、而且一定会加以拨动,它们终会重新奏出响亮的联邦协奏曲。”——林肯总统1861年就职演说

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该法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材料四: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

请完成:

(1)材料一说明在美国内战中林肯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感情纽带”指什么?(2分)

(2)材料二的宪法条文坚持了什么原则?(2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所强调的共同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强调这一原则的历史依据。(4分)

(4)材料四的宪法规定与“一国两制”的方案是何关系?材料四与材料二有何相同点?(4分)

正确答案

(1)目标:维护美国的统一。感情纽带:美利坚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南方一些州的人民也参加过独立战争,并献出生命,他们也是美利坚民族的一部分。

(2)联邦宪法至上和国家统一的原则。

(3)原则:一个国家(或国家统一)。

依据: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清朝时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4)关系:宪法的规定为“一国两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同点:与材料二美国宪法强调的原则基本一致,都是用法律的形式维护国家的统一。

本题是一道跨越时空的材料分析题,以美国历史上的内战为切入点,兼顾新教材的内容,突出了新课程的前瞻性,然后分析邓小平“一国两制”对完成我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指导意义,既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又突出了对能力的要求,概括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简述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原因:   

(1)北方资产阶级要求提高关税,南方种植园主主张降低关税。

(2)北方主张废除奴隶制度,南方主张扩充奴隶数量。

(3)南方主张把奴隶制度扩展到西部新开辟的土地上,北方坚决反对。

(4)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意义:

(1)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它取消了,黑A.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

(3)它使美国经济在19世纪后半期迅速发展,赶上和超过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关于美国内战的原因,大家在回答的时候最好从根本原因: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上去说明,这种矛盾的体现就是试卷所给出的参考答案的四点体现,同时把矛盾集中的焦点指出:黑人奴隶的存废问题。这样才能由表及里,层层说明问题,组成完整的答案。这也是我不同意参考答案的所在之处:即要指出根本原因,然后指出那四点是根本原因的表现而已,最后矛盾集中在黑人奴隶的存废上。最后,在回答意义的时候,一再叮嘱同学要答全面,阅卷人是踩点给分的,你少一个要点就扣分的,你自己组织的意义之中,是否少了要表达的要点了呢?这一点是大家在以后学习之中要特别注意的:要掌握的不但是自我良好,更重要的是要“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4月7日,英国下议院开始讨论对华战争军费案和广州英商损失赔偿案。经过三天的辩论,套议以271对262的9票微弱多数通过了内阁的侵华决定。1840年5月10日,其国上议院也一致通过了上述

材料二  1840年艾律率英舰8艘,于8月进泊天津大沽口外,向清政府递交照会、施加压力。道光帝接到照会后,得知英国要求赔礼道歉、偿还烟毂、割让岛屿等。道光听信谗言,以为是林则徐、邓廷桢等人办理禁烟之事不善才引起英军入侵,只要惩办林、邓等人。英国就会退兵。于是,遭光帝任命自夸退敌有功的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并同时将林则徐、邓建桢等革职查办。

(1)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的政体有什么不同?与道光帝相比,同样作为国家元首的英国国王在行使权力上又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英两国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决策是如何作出的?二者的根 本区别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鸦片战争在经济上对中英两国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中国:君主专制政体;英国:君主立宪政体。道光帝:独裁专制;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2)中国:皇帝没有掌握全面、充分的情况,根据个人判断作出了决策。英国:议会就正反两种意见进行充分辩论,通过投票根据多数意见做出决策。区别:人治与法治。

( 3)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败解体,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扩大了英国海外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在近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着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G.W.F.黑格尔说:“一旦‘张扬的自由’这个抽象概念进入了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控制的了。”请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说明哪些人怎样控制“张扬的自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自由主义完成了从思想到法律的发展过程。试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回答各国是如何完成从思想到法律的转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列举17—18世纪英国、法国主张自由主义的思想家各一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封建专制统治(或列举下列史实之一:①1642年国王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②查理二世复辟,实行反攻倒算的政策;③詹姆士二世继位后,大力压制反对派,企图在英国恢复天主教。)

  法:波旁王朝实行封建专制统治(或列举下列相关史实之一:①1789年路易十六准备用武力解散制宪议会;②1792年路易十六暗中与普奥联军勾结,他的反革命面目得到充分暴露。)

  美:英国实行殖民高压统治(或列举下列相关史实之一:①英国用高压手段压制北美人民的反英斗争;②英国要破坏北美民兵的军火库。)

(2)三国资产阶级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掌握了政权,颁布法律来确立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实现自由主义思想到法律的转变。如:英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美国颁布《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法国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

(3)英国:霍布斯、洛克、亚当·斯密;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

下一知识点 : 英国的议会改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权利法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