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X、Y均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XY

BXY2

CX2Y

DX2Y3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Z同主族,Y、Q同主族,X是周期表中所有元素原子半径最小的,Y是所有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 元素所处周期的序数等于其族序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Q<Y<Z<W

BZ3WY6是工业上冶炼W的助熔剂

CY与X、Y与Z形成的化合物化学键类型不同

DZ、Q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通入Y单质可置换出单质Q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第IIA族中无非金属元素

B第IA族元素单质均能与水反应生成H2

C0族中无金属元素

D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多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必定相同

B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3PO4>H2SO4

B氢化物稳定性:H2S>HF>H2O

C碱性:NaOH>Al(OH)3>Mg(OH)2

D氧化性:F2 > Cl2 > Br2 > I2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元素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B,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成功研制的铯(133Cs)原子喷泉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已知该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为( )

A23

B55

C78

D133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都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

B非金属的最高价含氧酸都有强氧化性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金属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的单质是常见的金属,可做海洋电池的负极材料。Z原子的质子数是同主族上一周期原子质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金属W制备的高效电池可用NH4Cl溶液作电解质

B元素X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既有极性健又有非极性健

C元素Y、Z分别形成的简单离子,后者的离子半径较前者大

D元素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反应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损坏核电站设备,引起核泄漏。钚是核工业重要原料,原子核内质子数为94,有多种同位素如钚—238、钚—242、钚—244等,下列关于钚—238说法错误的是

A钚是f 区元素

B.核外电子数238

C核内中子数 144

D钚是锕系元素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的元素易与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是(  )

A1s22s22p6    

B1s2

C1s22s22p5    

D1s22s22p63s2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是

A6

B12

C26

D30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熔点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l>Mg>Na

BMgO>KCl>NaCl

C晶体硅>金刚石>碳化硅

DCl2>Br2> I2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于第三周期元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碱性:NaOH > Mg(OH)2> Al(OH)3

B电负性:Si< P < S

C第一电离能:Na < Mg < Al

DCl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氢有1H、2H、3H三种同位素,氯有35Cl、37Cl两种同位素。用精确的天平分别称量10 000个氯化氢分子,所得数值可能有()

A3种

B5种

C6种

D10 000种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与能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